中国教育后勤协会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2016职业院校代表后勤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日期:2016年10月28日  来源: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秘书处  阅读:

2016年9月29日,“职业院校代表后勤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受邀参加座谈会的有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基建管理和后勤改革处处长王雪涛、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职发展处副处长任占营,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聚慧、张柳华、副会长朱宝铜,以及来自全国各地10多所高等职业院校后勤系统的专家和管理者代表等近3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座谈会由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黎玖高主持。

协会秘书处战略合作部执行主任尹晓以“努力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教育后勤改革发展”为题向与会代表报告协会工作。她向大家介绍了协会成立三年来,依法办会、规范管理;锐意进取、勤勉履职;慎思笃行、善谋善为,完成了由学术型研究会向行业组织的转变;完善组织,建章立制;交流研讨,办展培训等,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发挥了行业组织引领作用。

协会秘书处培训部主任张二勇就搭建中国教育后勤协会职业院校交流学习平台,汇报了前期调研情况和初步的设想,并广泛征求与会领导、专家、及一线管理者代表的意见。他简要回顾了高职院校近二十年发展历程,并谈到,搭建一个符合职业院校后勤工作特点的交流学习平台,秉承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基本理念,请进来、走出去,共创符合职业院校特性的体制、机制、共享先进工作经验,是推进高职院校后勤工作内涵建设,提升后勤整体服务质量的必要手段。他认为,平台搭建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要具备调研充分透彻、运行规范有序、政策有章可循、规划革故鼎新、引领行业标准五个先决条件,他建议深度挖掘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充分发挥其技术人才培养及储备优势,建立人才库,整合资源,为教育后勤行业乃至社会持续打造、输送针对性强、实操经验丰富、具备工匠精神的技术人才,提升就业率的同时切实解决企业用人荒、招工难等一系列问题。力求打造求同存异、协作创新,产、教、研、训四位一体的合作交流平台。

会议旨在深入交流和研讨,来自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代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就平台搭建的基本理念、政策把握、侧重方向、运行模式、定位思考、发展目标及远景规划,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和各校自身发展经历集思广益,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与会代表在平台搭建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上达成一致,并对其必要性和迫切性给予认可和充分的肯定。

任占营副处长代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职发展处发表自己的看法。他充分肯定了高职院校风雨二十载艰难而又坚定的发展所带来丰硕的成果,以及为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诉求而做出的突出贡献。他勉励大家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围绕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以有为求有位的核心理念继续开展教育事业。他肯定平台搭建的价值,在设立方式和呈现形式上要保证动态灵活的活力,符合高职院校发展的趋势,还要注重政策的解读和把握;体现高等教育后勤管理公用通用特征的同时又要兼顾职业院校质朴本色,另外平台整合方面要明确区分高职和中职,由于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搭建的差异,中职院校不宜作为平台吸纳的对象。他表示有信心与协会同心协力,在这条战线上砥砺前行,力争通过搭建平台交流学习,助力打造一批标杆性示范院校。

王雪涛处长代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基建管理和后勤改革处参会并谈了几点感受。他认为,高职院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各具特色,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他谈到,高职院校的发展是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开放和深化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格局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样性注入了新的活力,搭建了全新的理论架构。职业教育是离市场经济最近的一个领域,而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恰恰顺应市场经济局势,经历了自身独特的发展历程。他指出职业院校应该向世界看齐,坚持自己的特色和定位,打造高职教育领域的“百年老店”。他强调,平台要尽早搭建,每个学校所处的位置、环境,自身的条件都不一样,需要交流沟通的平台、需要研究探讨分析重大问题的媒介、更需要汲取先进典型的经验以探寻自身发展的渠道。协会搭建平台,行政主管部门增强积极性,认真履行其职责,加大其公益性的投入、关心与支持,定会促进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柳华讲话。他认为高职院校定向培养方式非常符合“工匠精神”的指导思想,良好的发展势态从就业情况就能得以体现。他认为平台搭建是必要的,高职院校参与活动的边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相互交流,制约了自身的发展,与本科院校的管理质量、水平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他对平台搭建提出指导性意见,从定位上讲中职院校不囊括其中,并且在组织架构上平台要以分会的形态出现;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调研,理顺其与其他协会机构的关系,充分吸取接待分会、中小学后勤分会运行当中成功的经验,未雨绸缪,把问题压缩在平台组织架构搭建阶段集中解决。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副会长朱宝铜对与会代表的参会表示感谢,同时认为高职院校在改革上领先于普通本科院校,同时在潜移默化的引领者教育后勤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市场化程度的高度覆盖恰恰符合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部门依法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建立发展规律。这标志着公益性投入和市场化运营相结合,标志着市场化运营促进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标志着后勤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循环,标志着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已经渐渐融入后勤改革事业当中。高职院校所涉及、对接的行业数量众多,平台搭建对于促进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适应市场人才需求、敦促政府履行职责、梳理供给体系具有非凡的意义和珍贵的价值。在改革中会焕发新的活力、迸发出更多新颖的想法和思路,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他补充到,平台设立秘书处应该挂靠在协会秘书处中,以便更好的交流沟通。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聚慧作会议总结,他肯定了平台搭建的必要性,认为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借鉴和推广。他指出针对于即将成立分会的运作模式和工作内容需要加大调研的力度,精确把握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之间的特殊性和共性。同时要求协会秘书处做出工作安排,加速平台搭建步伐,尽快履行相关程序,设立时间表,明确工作节点,充分保障相关工作的落实到位。

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黎玖高再次感谢教育部领导、协会领导及各个职业院校的代表对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工作的大力支持。会议的圆满落幕即代表着平台搭建调研及落地工作的启动,也揭开了职业院校与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二O一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