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行业组织发展研究”课题组
(注:本课题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组长黎玖高 课题组成员皮光纯、李异军、张 强、成冠润、郗蕴超、陈 鹏、胡孝玉、尹建康、王志丹、李秋荣。此文为研究成果之一)
一、高校后勤改革,行业组织产生与发展的宏观扫描
1.三次顶层设计,四个历史阶段
高校后勤改革的根本目的,是适应外部社会环境和高校事业发展的需要。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与改革办学体制,是引发和影响后勤改革的决定因素。高校后勤改革从1979年起步,到2020年实现服务方式根本转变,完成从计划经济的传统高校后勤向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大学后勤的转型升级,在这期间中央高层进行了三次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明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之后国务院办公厅连续四年召开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会。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确定“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方面重申“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据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划分为4个历史阶段。1979年—1985年,为“早期自发探索”阶段,改革先行者们做了许多奠基性工作。1985年—1999年,为“体制内改革突破”阶段,后勤经费任务大承包、服务实体“企业化”的高校后勤模式趋于成熟。1999年—2010年,为“社会化改革突破”阶段,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初步形成。2010年7月—2020年,为迈向“高校后勤现代化”阶段,其目标是完成转型升级、建成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2.三次改革高潮,三个不同主角
高校后勤改革、行业组织发展,归根到底都是为高校事业发展服务的。高校后勤出现三次全国性改革高潮,都是因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需求急剧增长、后勤供需矛盾突出而引起的。
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改革高潮,从1985年到1995年,持续10年之久,高校后勤人扮演主角,政府和高校领导空前重视,改革取得极大成功,是高校后勤改革促进派引以为自豪的黄金时代。
第二次全国高校后勤改革高潮,从1999年到2003年,是由政府扮演改革主角,强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起初,高校后勤人改革热情很高,后来因为政策支持不足,内部改革动力衰减,后勤实体长期“剥而不离”,客观上为社会企业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
第三次全国高校后勤改革高潮,从2010年开始,是不声不响悄悄进行的,社会企业扮演主要角色;在市场机制驱动下,社会企业迅速扩张,逐渐占有50——70%的市场份额,以往的辅助力量变成当今的主力军。高校后勤市场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出现反客为主现象。
3.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力发展,从量变到质变
1985—1999年,高校后勤“体制内改革”取得成功,充分调动了后勤群体积极性,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满足了师生服务需求,彻底扭转长期困扰后勤的被动局面,从根本上改善了后勤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校办后勤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
1999—2010年,高校后勤“体制外改革”阶段,开放校内市场,逐渐形成比较合理的公益性服务价格机制;社会企业由弱变强,社会化服务渐成主流,高校后勤原料、服务、人才市场快速发展,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初步形成。高校后勤服务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2010年以来,经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出现一批跨地区服务、规模生产、连锁经营的优秀企业。其中最大物业企业,服务数十所高校,员工9000多人。最大餐饮企业,业务遍及28个省市,经营500多个高校食堂,员工20000多人。一个新兴的、具有社会化大生产特征的高校后勤产业逐渐形成。高校后勤生产关系变革,开始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2010年以来,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向小康迈进,高校后勤管理手段、服务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如校园一卡通的普及,学生公寓安装空调,食堂米饭生产线、炒菜机器人的使用等。高校后勤生产力发展,开始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4.行业组织发展,三个阶段,两次飞跃
1983年11月,全国第一个高校后勤学术组织——陕西省高校总务管理学会在陕西师范大学成立。截止1985年,全国已经有10多个省市区成立高校后勤研究会。1985年11月,“中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在北京成立,实现了高校后勤行业组织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第一次飞跃。
2013年6月30日,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在北京成立,标志全国性高校后勤产业的形成,决定了行业组织由学术型研究会向经济型行业组织转变,实现了高校后勤行业组织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高校后勤行业组织发展的三个阶段,1983年11月—1985年11月,改革先行者们做了许多奠基性工作; 1985年11月—2013年6月,历经28年时间,10届理事会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2013年6月全国协会成立,承担更为艰巨的、推进高校后勤现代化的历史使命。
5.改革效益巨大,减轻学校负担,却少为人知
高校后勤改革,消除了供需矛盾,校领导得以摆脱困扰、集中力量于教学科研。今昔对比,虽然后勤服务范围扩大,服务质量提高,但是后勤人员与服务学生比例、后勤经费占办学经费比例反而大幅下降;其中存在一定规模效应、科技进步的因素,但后勤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应当归功于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劳动生产率成倍增长。
高校后勤改革初期,学生食堂饭菜极其简单;学生宿舍条件简陋,没有安全值班、清洁卫生服务,大多由学生自己负责;没有校园物业服务,教室卫生基本上都是划分清洁区,由各班级组织学生轮流清扫。1986年,据全国35所工科院校统计,后勤人员与在校生之比为1:11.23, 后勤7大项经费占办学经费比例25.64%。1989年,高校后勤课题组对全国96所高校调查统计,后勤人员与服务学生比例为1:10.7。
2110——2015年,经过全国高校后勤协会抽样调查,大后勤(行政成本、食堂补贴、公寓和校园物业、水电暖供应、修缮工程、公费医疗、安全保卫补贴等)8项常规经费与办学经费比例,北方高校为11%左右,南方高校(没有供暖)为8%左右。大后勤人员与在校生数比例为1:16~1:20。大大低于发达国家高校后勤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比例,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二、高校后勤改革自发探索阶段,早期行业组织的建立与贡献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开放的形势令人欢欣鼓舞。高校连年增加招生,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但后勤服务方式过时落后,食堂、住房、经费“三大矛盾”非常突出,成为校园关注焦点和议论热点。“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引起群众不满,甚至发生闹事、罢餐、罢课,严重影响正常办学秩序,在校内外内造成极坏的影响”(中办发[1984]2号文件)。高校办公会议,花费了过多时间研究后勤问题,校领导们焦头烂额,精力受到极大牵制。受到举国上下改革开放主旋律的影响和启发,外部巨大压力转化为内部改革动力,自发性的高校后勤改革遍及全国。
1979年,被称之为高校后勤改革元年。以上海同济大学食堂半企业化管理为实践起点,紧接着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陆续实行食堂半企业化管理,并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高校食堂,并以同样模式延伸至汽车运输、校舍维修、水电暖管理、绿化卫生、招待所、小商店等服务领域,改革成为主旋律并取得显著效益。1979年,南京大学匡亚明校长最早提出“后勤服务工作实现社会化”的意见,成为高校后勤研究的理论起点。
1979年,上海交大启动全面综合改革,在管委会主任王震、党委书记邓旭初主持下取得显著成就,几年间全国有上千所院校单位前往参观访问。1983年2月,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到上海交大会见主要领导干部和部分教授,对上海交大教育改革表示满意。紧接着,《人民日报》连续11次报道上海交大改革。1984年5月,国家教育部、劳动人事部联合向全国高校印发《勇于改革 善于改革——上海交通大学管理改革经验介绍》,为全国高校后勤改革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1981年3月2日,胡耀邦总书记对教育部长批示:“前天小平同我们(先念、紫阳、依林同志)几个人谈话时谈到他很关心学校生活管理不善,我认为这是历来学校没有搞好的一个大问题,请你们讨论一下,要拿出具体措施来。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部里和学校领导要把这件事当作大、中学校一件大事来抓。”1983年10月28日,胡耀邦对团中央送来材料批示:“许多学校的官僚主义严重,伙食不好,管理人员问题很多,对学生思想情况和表现不好的人更不了解,如此等等。请你和教育部同志说一下,是否和全国学校打个招乎,只由教育部出面恐怕不行,你也可用中央书记处名义加进去。”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厦门大学并与少数师生员工代表合影留念,其中被邓小平接见的两名炊事员激动得热泪盈眶,说:“我在旧社会受苦受难不如牛马,今天却得到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接见,怎能不激动,又怎能不流泪!”1984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文件,要求:“所有高等院校的党政领导,都要把群众生活问题列入议事日程,首先要切切实实抓好食堂,配备得力干部,解决好师生员工的吃饭问题,力争使食堂工作尽快有个明显的改进。” 在中央大力支持下,高校后勤改革先行者们,为了破解难题走出困境,迅速改变被动局面,适应学习交流迫切需要,建立了不同形式的高校后勤行业组织。
1983年11月,全国第一个高校后勤学术研究组织——“陕西省高校总务管理学会”在西安成立,推选陕西师范大学韦固安副校长为理事长,秘书处设在陕师大总务处,接着率先创办了全国高校后勤领域第一个学术期刊——《高校总务》。1984年,四川、北京、新疆“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相继成立。1985年,福建、上海、辽宁、湖北、江苏、广西、天津、贵州、江西、广东等省市区高校后勤研究会陆续成立。
全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大量实践、理论探索、研究组织的纷纷建立,为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定位“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指明“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要求“学校所在地方的党政领导机关要把解决好这个问题的责任担当起来”提供了充分的决策依据,为掀起全国范围的高校后勤改革浪潮营造了非常有利的社会环境,为建立“全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做出了许多奠基性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舆论和组织准备。
[cms-page]
三、高校后勤“体制内改革”全面推进阶段,全国性行业组织的建立与功绩
1.中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成立。1985年4月,由辽宁省高教局、北京市高教局、天津市高教局、陕西省高教局、湖北省教育厅、四川省高教局、上海市高教局共同发起,在上海市召开“全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筹备会。1985年11月1日至5日,在北京召开“中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成立大会,推选国家教委刘忠德副主任兼任第一届理事长。从此,高校后勤有了全国统一的学术研究组织!
会议决定,第一届理事会由上海承办,此后轮流承办。会议最后半天,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全国教育工会举行全国高校先进食堂、先进个人表彰大会,隆重表彰100个先进食堂、100名先进个人;国家教委刘忠德副主任做主题报告,李鹏副总理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建国以来全国高校后勤战线第一次规模空前的盛大会议,标志高校后勤管理进入了从单纯的行政管理向经济管理、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2.组建大区协作组、研究会联席会议。全国高校后勤研究会的成立,大大加快了省级研究会的建立。为了整合区域性高校后勤资源,方便地域相近、校情相似高校之间横向交流合作,全国研究会决定建立“大区协作组”,主要有:
协作组 |
参与协作省、市、区级高校后勤研究会 |
挂靠单位 |
学术活动 |
华北 |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
中国人民大学 |
举办年会活动14次、论文700余篇 |
西北
|
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新疆自治区 |
陕西师范大学 |
联办《后勤管理研究》(双月刊) |
西南 |
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全国铁路高校后勤研究会 |
重庆师范学院 |
联办《高校后勤》(季刊) |
华东 |
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西省 |
厦门大学 |
联办《华东高校后勤研究》(季刊) |
东北 |
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
东北工学院 |
专业学习班、交流研讨会、四件实事 |
3.创办高校后勤期刊,搭建学术交流平台。1986年11月,《中国高校后勤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在上海创刊(季刊,孙宝太担任主编),兼办《中国高校后勤通讯》(以下简称《通讯》)(半月刊),国家教委刘忠德副主任撰写了《发刊词》,会刊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在上海共发行9期。1989年1月,《研究》转移到天津(陈关裔担任主编),编辑部设在天津大学,在天津共发行7期。
1989年1月9日,在天津大学召开秘书长会议,决定在全国建立高校后勤系统通讯联系网络(编印《全国高校后勤通讯录》),进一步加强中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宣传报道工作。1991年起,《研究》转移到北京(杨佳民担任主编),编辑部设在中国人民大学。当时撰稿人以副厅长、后勤院校长、后勤处长为主体,稿源质量、信息质量、编辑质量都很高。全国高校后勤战线推进改革、理论研究热情空前高涨,《研究》和《通讯》发行量逐年增大,其中《研究》1991年每期发行3343份,1992年每期发行4101份,1993年每期发行4270份(当时全国高校1000余所)。
之后,促进全国高校后勤理论研究、学术繁荣、进入黄金时代。1995年,全国高校后勤研究会成立十周年时统计,获得省市自治区高教学会、社会科学联合会、全国高校后勤研究会三等奖以上的论文累计共196篇,各地高校后勤研究会创办的刊物共22种,出版高校后勤理论专著45部,连同论文集共100多部。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校还分别建立了后勤管理研究室,使后勤管理研究进入了科学的殿堂。
4.编印专业教材、制订管理规范、推进学科建设。1991年4月起,陆续出版《高校后勤管理实用技术丛书》共16册,其中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中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中央教育行政学院、铁道部教育司及大连铁道学院、上海市高教局、江苏省教委发挥了重要作用,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等许多院校给予多方面支持;该丛书系统介绍高校后勤管理方方面面的实用技术,叙述完备,便于自学,成为高校后勤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大型工具书(摘自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序)。
1992年4月,出版 《高等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规范》。由南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新疆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发起,联合全国17所高校、83位后勤专业人员,从1988年10月起、历时4年编印的《高等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规范》(上、中、下册)正式发行。作为高校后勤行业必读书,该规范为提高后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做出重要贡献。
1994年5月21日,《高等学校后勤管理》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发行,全书共12册(主编蒋景华、卜中和,常务副主编薛沛建),封面标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项目”、“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丛书、中国大学管理人员培训教材”。该项目由国家教委人事司、国际合作司负责实施,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国家教委华东教育管理人员培训中心”为主要受援单位和项目执行单位,它的出版标志着高校后勤管理研究跃上了新的台阶,开始走向世界。
1992年3月10日,受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第二期“高校后勤行政管理专业证书教学班”开学典礼,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开设10门课程计800学时,学制一年半,经考试合格发给《专业证书》。与此同时,全国30个省市区,陆续开办高校后勤管理中专、大专学历培训班和专业技术证书培训班。
1994年9月,“高校后勤管理”作为一门学科、专业正式列入国家教委招生目录,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招生。从此,长期以来高校后勤埋头工作、只有经验、没有理论的历史结束了。
5.受国家教委委托,开展大范围调查研究。1987年,高校后勤研究会对全国186所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高校后勤部门实际用工情况进行调查,表明临时工与固定工人比例是1:1。该调查说明国家教委1985年颁发的《普通高校人员编制试行办法》规定的工勤人员比例已经不能适应实际需要,亟需进行后勤用工制度改革(《后勤通讯》1987.12.28P10)。
1989年,以北京为重点对全国96所高校大后勤系统人员队伍状况进行分类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后勤人员与在校学生比例为1:10.7,证明国家教委文件(85教计字090号)规定的后勤人员与在校生比例1:25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并提出很有说服力的政策建议(《中国高校后勤研究》1990.4P58)。
6.顺应改革发展需要,适时组建专业委员会。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完成高校后勤主要业务领域分支机构建设。
专委会(专业部) |
成立时间 |
秘书处办公地址 |
首届主任 |
高校伙食管理专业委员会 |
1986.8.6 |
华中科技大学 |
潘昌志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业委员会 |
1992.4.8 |
清华大学 |
钱锡康 |
高校房地产管理专业委员会 |
1992.11.9 |
北京大学 |
|
高校后勤理论部 |
1998.4 |
上海交通大学 |
张世民 |
高校物业管理专业部 |
2001.7.2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迟广庆 |
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 |
2003.7.1 |
编辑部·北京 |
李英华 |
高校学生公寓专业部 |
2003.7.25 |
中国海洋大学 |
于宜法 |
高校商贸管理专业部 |
2005.8.12 |
上海教育超市连锁有限公司 |
张伟超 |
全国高校节能联盟 |
2010.6.13 |
天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
刘东志 |
7.确定全国高校后勤行业宗旨。1985年,清华大学《后勤通讯》编者按提出:后勤工作不仅为培养学生提供学习、工作、生活条件,而且还应当承担培养教育学生的光荣任务,为创造精神文明作出贡献。教师是‘教书育人’,后勤是否可以提倡‘服务育人’,以优质服务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寓教育于服务之中。从此,诞生了“优质服务、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杜松彭主编《保障 服务 育人》)。
1991年11月20—22日,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在清华大学召开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研讨会,到会正式代表42人、列席代表17人,分别来自全国29所高等院校的校、处领导干部。国家教委朱开轩副主任、条件装备司蒋景华司长到会作重要讲话。会议共收到20多篇经验交流材料、3本专著。清华大学作了全面系统发言,还有11所院校作会议交流发言(《后勤通讯》1991.12.15)。从此,“优质服务、服务育人”成为全国高校后勤宗旨、响亮口号和理想境界。
8.大力推进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成效极为显著。高校后勤研究会,通过举办交流研讨会、创办会刊传播改革信息,使得上海同济大学后勤经费“大承包”、食堂管理“企业化”成功经验在全国高校家喻户晓,全国有上千所高校到同济大学取经学习,“同济模式”迅速复制推广;使得武汉水电学院后勤管理、服务职能分开的做法,得到许多高校认同;推动后勤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从个别探索到形成共识、走向成熟。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后勤职工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显著提高服务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据抽样调查,以炊事员为例,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两倍左右”(见1987年高校后勤年会国家教委副主任刘忠德讲话)。改革改善了服务态度,缓解了后勤与学生的矛盾,彻底扭转了长期存在的被动局面。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由于伙食和生活管理不善,引起学生罢餐、罢课等事件,占总的闹事的32%,而1986年只占14.2%,1987年只占12%。可见,加强了伙食工作和宿舍管理工作,对稳定教学秩序、维护安定团结起了很大作用。(国家教委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张玉池讲话《后勤管理研究》1987.4P7)。
1980年由于伙食年,北京高校的伙食全员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了95—136%,北京工业大学1989年比1985年提高了243%;车队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2.5倍,建材轻工学院车队由1983年的人均月800公里提高到1989年的2312公里,提高了近三倍。北京理工大学后勤,近五年的创收达433万元,占五年经费总开支的22.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勤,1988年一年就创收80万元。北京师范大学后勤,1987—1989年三年在校生人数增加两倍多、职工家属住校人数增加一倍多、建筑面积增大2万平方米的情况下,年用电量却减少了50万度、用水减少52万吨,仅水电费就给学校节约开支200多万元(《中国高校后勤研究》1991.1P41)。
9.深入研究、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的战略决策,为高校后勤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此前,参与起草中央文件的教育部领导,曾经针对高校后勤“养人办事”的种种弊端,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远景目标简要概括为:通过“内化”和“外化”两条路径,彻底变革“养人办事、用人终身制、效率效益不高”的传统服务方式,最终“变‘学校办社会’为‘社会办学校’”、实现“花钱买服务、用人不养人”。
1985年11月,在全国高校后勤研究会成立大会上,与会人员集中讨论了后勤社会化化问题,南开大学王峰山、华南师范大学邓煜明等同志,对社会化的概念、特点、形式、途径、条件等基本问题,作了较全面的阐述。自这以后,后勤理论刊物又陆续发表了不少文章,理论研究广泛而深入地展开。这一时期,国家教委派出赴美高校行政考察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高校后勤工作、特别是社会化问题进行了调查。中外后勤社会化问题的比较研究,也有进展(《中国高校后勤研究》1991.1P41P10)。
全国范围的、各级各类高校后勤研究会的建立,为信息传播、经验交流提供了理想平台,食堂“半企业化”管理、后勤经费“大承包”得以推广普及、走向成熟。高校后勤许多专著,如许新东主编的《高等学校后勤管理》(1985年8月出版),戴礼彬主编的《中国高等学校后勤管理学》(1986年11月出版),王富、刘志超、李景松主编的《中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研究》(1996年6月出版)等等,都对高校后勤社会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详尽阐述。开放校内市场,引进“个体户”经营服务,逐步发展成为社会企业。这些都为1999年政府强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准备了良好条件。
1999—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在上海、武汉、西安、北京连续四次召开全国范围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高校后勤研究会扮演重要角色,承担信息宣传、会议组织、文件起草、交流研讨等繁重任务,为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10.高校后勤研究会工作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第一,中央高层和国家教委领导,极为重视高校后勤工作,采得力有效措施,持续激发改革热情,而研究会成立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正好契合政府、高校、后勤的迫切需要。1990年,国家教委表彰102所后勤先进院校和505名后勤先进工作者;1990年,国家教委组织直属高校后勤水平评估,省教委组织省内高校后勤水平评估,促使高校主要领导更加重视后勤工作;1991年,国家教委专门讨论并解决了高校后勤人员职称问题,作为办公会议议定事项对外公布[(91)第3号文件],彻底解决了后勤管理人员后顾之忧。
第二,国家教委狠抓高校后勤院校长的职业培训,促使高校领导决策层真正理解和重视后勤工作。1986年4月,受国家教委委托在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开设第一期“高校后勤领导干部研讨班”,研讨主题是“高校后勤管理改革”,91名院校领导参加,国家教委副主任杨海波、朱开轩、彭佩分别做专题报告,刘忠德副主任专门召开学员座谈会。到1995年研究会成立十周年时,这样的研讨班开办了8期,并将每期研讨论文结集出版寄送全国高校。参加研讨班的院校长,后来许多成为高校后勤改革的理论骨干和领军人物,《高校后勤管理实用技术丛书》、《高等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规范》等大型工具书和专业培训教材,都是他们提出并编著完成的。
第三,国家教委狠抓高校后勤学科建设,提升了校内地位和社会地位,吸引一批精英人才投身后勤事业,改善后勤人员素质、知识结构、群体形象。1986年4月1日第一期院校长研讨班开学典礼,国家教委杨海波副主任发表讲话时表示“希望通过这次研讨班能搞出一个有关高校后勤管理的教学大纲,以后不断修改完善,逐步建立起相应学科。”1988年11月11日,国家教委刘忠德副主任为全国高校后勤会议题辞“为高校后勤管理学科的建设共同努力。” 张玉池理事长在致大会闭幕词时专门论述“努力搞好高校后勤管理的学科建设”。到1994年9月,“高校后勤管理”正式列入国家教委招生目录,成为国家正式承认的“一门学问”。
中央政府的英明决策,国家教委的重大措施,重要领导的亲力亲为,为推进高校后勤改革提供了极好的政策支持和环境氛围;高校食堂“半企业化”管理、人员聘用制、后勤经费“大承包”成功经验的全面推广,形成强大而持续的内部动力机制;这就为高校后勤研究会大显身手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和舞台,使得全国范围的后勤改革高潮持续10年之久,成为高校后勤研究会历史上值得骄傲的鼎盛时期。
11.“中国高校后勤研究会”两次更名和历史延革。1988年,“中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更名为“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2003年,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由中国高教学会在民政部登记注册,更名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历史延续简要列表如下:
理事会 |
起始时间 |
承办单位 |
秘书处驻地 |
理事长 |
秘书长 |
第一届 |
1985.11 |
上海市 |
复旦大学 |
刘忠德 |
张子元 |
第二届 |
1988.10 |
天津市 |
天津大学 |
张玉池 |
韩 英 |
第三届 |
1990.10 |
北京市 |
清华大学 |
蒋景华 |
裴 全 |
第四届 |
1992.10 |
湖北省 |
华中师范大学 |
|
|
第五届 |
1994.10 |
辽宁省 |
辽宁大学 |
|
|
第六届 |
1996.10 |
陕西省 |
西北工业大学 |
|
|
第七届 |
1998.11 |
四川省 |
四川师范大学 |
|
|
第八届 |
2002.1 |
湖北省 |
武汉理工大学 |
陈传德 |
沈晓春 |
第九届 |
2005.12 |
浙江省 |
浙江大学 |
储子育 |
胡征宇 |
第十届 |
2010.4 |
北京市 |
中国人民大学 |
张柳华 |
黎玖高 |
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推进阶段,高校后勤行业组织的发展与贡献
1.2002年4月,全国第一个地方性高校后勤行业协会“黑龙江省教育后勤协会”成立,成为高校后勤行业组织发展、转型的重要标志。接着,全国各地高校后勤行业协会陆续建立。
|
协会名称 |
成立时间 |
首任会长(理事长) |
1 |
黑龙江省教育后勤管理协会 |
2002.4.15 |
李维校 |
2 |
重庆市教育后勤协会 |
2004.4.12 |
丁忠民 |
3 |
四川省教育后勤协会 |
2006.10.29 |
步 宏 |
4 |
安徽省高校后勤协会 |
2008.4.12 |
李国栋 |
5 |
天津市高校后勤协会 |
2008.10.20 |
王润昌 |
6 |
吉林省高校后勤协会 |
2008.11.27 |
张治国 |
7 |
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 |
2009.11.28 |
张世民 |
8 |
湖南省高校后勤基建协会 |
2010.1.15 |
刘 晓 |
9 |
江西省高校后勤协会 |
2010.6.19 |
朱爱莹 |
10 |
浙江省高校后勤协会 |
2011.5.16 |
张建平 |
11 |
广东省高校后勤协会 |
2013.4.10 |
朱孔军 |
12 |
吉林省教育后勤协会(更名) |
2013.12.21 |
张治国 |
13 |
云南省教育后勤协会(更名) |
2014.6.4 |
|
14 |
江苏省高校后勤协会(更名) |
2014.12.23 |
黄大卫 |
2015年以前全国省级高校后勤协会成立情况
2.地方性高校后勤研究会向行业协会转型的积极作用和社会贡献。
第一,行业协会能够名正言顺地帮助政府部门处理市场和经济事务,其能力和效率远高于研究会。行业协会突出市场和经济功能,配备专业化、职业化工作人员,注重解决行业面临的实际问题。行业协会执行力强,监督管理讲究时效、注重过程与结果正确,不像松散的研究性组织(提供百家争鸣、可以各说各的而不作结论),有能力承接政府转移的行业管理职能,帮助政府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力量于宏观调控和大事决策。
第二,维护高校业主和学生消费者权益,有了更高更好的交流合作平台。后勤协会会员以高校代表为主体,反映高校意志、维护业主利益是天然职责。后勤研究会向行业协会转变,有利于强化市场管理能力、行业规范自律能力,有利于增强行业号召力、约束力和权威性,有利于提升后勤社会化、市场化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
第三,对于高校后勤,有了权威性较高、值得信赖的代言人。当前,许多高校行政序列中,后勤声音微弱、校内地位低下,边缘化现象严重。即使“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分会”,都不足以代表行业声音、维护后勤正当权益;全国高校后勤分会表彰先进,许多高校都不当回事、不予承认。成立高校后勤协会,有助于扩大行业影响力、提升后勤信心和社会地位。
第四,社会企业有了归属感,成为企业的娘家和靠山。以往,召开高校后勤研究会,没有社会企业一席之地,有的还要企业交纳入场费,企业正当诉求、合法权益得不到尊重。成立高校后勤行业协会,社会企业可以会员资格参加会议、获得平等话语权,成为新型保障体系重要成员和积极力量,不再是纯粹的被管理、被监督的对象。
第五,地方性高校后勤行业协会陆续建立,增强了为政府、高校、后勤、企业服务的能力,提高了行业管理、规范自律的执行力、有效性和社会认可度,为促进当地高校后勤交流协作、市场融通、资源整合、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当地行业组织发展史上翻开新的一页,为邻近地区高校后勤研究会向行业协会转变发挥促进作用、提供了有益经验,为“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的建立提供了舆论和组织支持。
五、推进“高校后勤现代化”阶段,高校后勤行业协会成立的标志意义
1.2013年6月30日,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在北京成立。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及各地教育部门、社会服务企业近500名代表齐聚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大会表决通过了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和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决定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正副主席和委员的聘任,通过会费收缴标准和机构设置方案。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程天权当选首届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会长。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大会并讲话,首先肯定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绩,评价这项改革对动员组织社会资源为高等教育服务,促进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对解决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推动高等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维护高校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她认为高校后勤改革走到了整个教育改革的前列。
鲁昕认为,成立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是贯彻十八大精神,适应政府职能转换,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继续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她强调,当前既要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不动摇,又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把视野从高校扩大到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按照政府履行职责、学校推进改革、后勤多元服务、学生享受优质保障的思路,推进后勤工作。
鲁昕对协会的工作提出要求:一是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发挥咨政作用,协助教育部,将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经验模式上升为国家制度,释放改革红利,建设升级版的后勤,努力提高后勤服务水平,使学生吃住享受更加舒适、优质的服务;二是按照“五位一体”的小康建设路径,加强节约、低碳、环保、绿色校园建设;三是加强学生食堂工作和学生公寓工作;四是促进“农校对接”工作;五是加强高校安全管理;六是加强行业管理制度建设和协会自身建设。
2.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分支机构陆续成立。
分支机构 |
成立时间 |
办公地点(秘书长) |
首届主任 (理事长) |
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 |
2013.12.14 |
大连理工大学(韩轶) |
李成恩 |
思想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 管理专业委员会 |
2013.12.15 |
中国海洋大学(王哲强) |
刘东志 |
物业管理专业委员会 |
2013.12.28 |
山东明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刘德明) |
刘士祥 |
商贸管理专业委员会 |
2014.3.22 |
上海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陈辉) |
林炳华 |
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 |
2014.3.23 |
陕西师范大学(刘晓平) |
王武海 |
能源管理专业委员会 |
2014.4.26 |
全国协会秘书处(郑广天) |
田 备 |
中小学后勤分会 |
2014.5.17 |
全国协会秘书处(张海昕) |
张文忠 |
学生公寓管理专业委员会 |
2014.6.8 |
全国协会秘书处(李异军) |
吉俊民 |
伙食管理专业委员会 |
2014.6.15 |
浙江大学(徐金强) |
张柳华 |
接待服务分会 |
2014.9.28 |
全国协会秘书处(许崇义) |
高聚慧 |
3.“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业务范围,从高校后勤扩大到整个教育后勤,服务于全国2400多所高校、2600多万在校大学生和30万所中小学、2亿多中小学生,使得高校后勤30多年改革经验和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中小学,为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履行责任、贡献力量,体现政府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成果的确认和赞赏,未来发展空间、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有责任、有能力整合全国教育后勤资源,坚持“服务育人”行业宗旨,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促进学校后勤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与全国烹饪、物业、能源、商贸、接待、建筑、运输、医疗卫生等众多行业和社会团体互利合作、共同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中一个综合性、跨门类、有特色的新兴产业,前景广阔、前途光明!
4.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的建立,成为高校后勤改革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结束了单纯学术性研究会的身份和历史,以经济特征显著的行业协会新面貌自立于全国社会团体之林,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大背景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成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组织者和服务者,扮演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