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0日“校园节水•智慧管理•安全供水‘最后一公里’百校行”(湖南站)交流研讨会在南华大学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湖南省教育后勤协会、中国教育后勤协会能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和湖南省教育后勤协会节能工作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由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和南华大学共同承办,本次会议覆盖整个湖南区域,来自众高校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百校行”湖南站,是“百校行”系列活动在2016年的收官之战,受到了多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会议由湖南省教育后勤协会常务副会长、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刘扬和湖南省高校后勤协会秘书长、长沙理工大学后勤与基建管理处副处长夏智勇主持。
首先,本次会议的东道主南华大学校长张灼华致欢迎词。他介绍了南华大学58年的办校历史,以及近年来南华大学在后勤工作上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重大成就。他表示,南华大学一贯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湖南省教育后勤协会节能工作专业委员会的各项工作,今天能够承办本次会议,体现了协会领导对学校的充分信任。今后南华大学一定全力做好服务保障,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同兄弟院校加强交流,共同为湖南省教育后勤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湖南省教育厅财建处副处长刘积成在会上致辞。他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对远道而来的领导及同仁表示感谢。刘处长对“校园节水•智慧管理•安全供水‘最后一公里’百校行”交流研讨会的意义表示了肯定,并感谢中国教育后勤协会能将该会议带到湖南,他相信该活动定能有利促进湖南高校后勤供水情况的改革。他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协调五大发展观念,明确倡导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的理念,而高校作为社会文明和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需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方针政策,抓好校园节水、安全用水、绿色生产、校园建设和水电制度等管理工作并推进水电节能监管平台的建设。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会长程天权讲话。他指出,校园节水•智慧管理•安全供水“最后一公里”百校行(湖南站)交流研讨会的召开,正值“百校行”系列活动一周年之际,一年当中,在各省教育厅和协会的鼎力相助下,“百校行”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至今,并且每一次会议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元化,与会高校反馈以及呼声越来越高,群策群力,很好的发挥了针对高校水系统安全保障、管理理念创新、技术深度探讨等多维度的交流和分享的平台价值和组织功能。我相信会议的召开将在师生放心用水和校园安全供水,以及智慧化管理这个领域为高校后勤技术和管理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指出,当前,我国各项重大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和国家确立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展开,校园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高校师生对后勤服务需求由单一转向多元,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提升到更高层次。校园节水、安全供水和智慧化管理将是支撑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分支,节水是节约型校园建设和绿色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校园的供水安全保障以及解决和改善师生用水品质,事关民生,意义重大。校园供水这一链条的智慧化管理是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推进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抓手。水系统的智慧化管理将为后勤服务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有效地提高效率、效益和质量,降低校园运营管理成本提供有力的支撑。
他强调,教育后勤系统要主动适应这样的大趋势,提升对校园供水的管理意识和建设力度,重视将现代科技化、智能化技术融入学校后勤的建设、服务和管理中,把后勤服务的精细化、专业化和智慧化有机结合,作为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以及促进智慧化校园建设的着力点之一,最终真正惠及全国教育后勤系统,惠及到全体师生的日常生活。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葛华发表重要讲话。她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倡导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要求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强调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今年召开的全国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公共机构节约能源的目标任务: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总量与强度双控,到2020年人均能耗下降11%,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0%,人均用水量下降15%。2015年城乡住房建设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理,确保水质安全的通知》,明确提出从改善民生和国家反恐的战略高度切实保障二次供水安全,重点要求解决好城镇供水“最后一公里”的水质安全问题。
最后,她代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对校园节水、智慧管理、安全供水“最后一公里”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稳步推进高校后勤改革,采取有力措施,实现节约用水,努力保障安全用水。
首先,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水资源节约利用的先进理念,积极引入和推广先进技术、装备和服务,全面提升高校后勤管理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其次,要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积极参与高校节约用水、安全用水工作,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支持技术装备升级改造,推进节能环保的供水设施和智慧化管理平台建设。第三,要坚持高校后勤服务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扎扎实实推进高校后勤服务能力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安全供水,节约用水,智慧管理,为广大师生安全用水提供可靠保障,推动高校后勤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推动建立和逐步完善高校水资源管理制度,努力建设绿色生态校园。
高校体量较大,人群集中,是公共机构中的用水大户,也是重点用水单位。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及国家“十三五”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对高校校园节约用水、安全供水、后勤管理与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校后勤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学校水资源节约利用的管理制度,努力为全社会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节约用水、安全用水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进一步促进全社会节能减排,积极推动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以绿色生态校园建设推进高校后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精神,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要求,努力建设节约后勤、质量后勤、科技后勤、平安后勤、绿色生态后勤。要积极推进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全面提升高校后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从而扎实推进高校后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湖南省教育后勤协会会长杨定忠致辞。他对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将“百校行”活动带到湖南和与会领导的出席表示感谢,他表示湖南省教育后勤协会将持之以恒地将本次活动引向深入,将优秀案例和经验进行全面推广,落实会议精神。高校作为高知聚集群体,用水量大,做好安全、节约用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今天的会议,希望众位同仁能够对高校用水的现状、难点、对策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认知,将高校供水设施建设、改善、监管推进新水平、新高度。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华中大区总经理何云喜在致辞中说道:“威派格”十分有幸作为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的理事单位,与协会一直携手,共同打造全国高校在供水安全与管理方面最具价值和影响力的交流平台,让高校在节约用水、智慧管理、安全供水方面迈向一个新的台阶,让师生都能喝上安全放心的水。
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进行了湖南区域调研启动仪式和“百校行”一周年纪念仪式。仪式开始,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黎玖高进行了“百校行”工作一年来的总结,他将“百校行”活动的初衷及价值所在进行了阐释,对一年来各地协会对“百校行”活动的支持表示了感谢,并将“百校行”给高校供水现状带来的实际的改变进行了展示,得到与会人员热烈的掌声。
每一站会议的举办,即代表着当地调研及落地改善工作的开始。会议期间,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黎玖高将湖南区域范围的第一份调研成果《长沙理工大学供水调研报告》交到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刘扬的手中,并且现场启动了湖南区域高校供水情况调研报名通道。
“百校行”系列活动自2015年12月10日在北京站拉开帷幕至今,已经走过一年的时间。在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的带领下,“百校行”活动实现了很好的价值落地,对多地高校供水情况的改善均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为感谢各地协会对百校行活动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葛华和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会长程天权为一年来“百校行”活动举办地的协会代表颁发了“百校行”一周年纪念杯。
本次会议邀请到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晓健、河北工程大学副校长何立新、北京高校后勤研究会秘书长刘学伟、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大区市场信息部总监范铌、南华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陈柒叁做报告分享,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为与会人员带来了精彩的讲解。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晓健,为与会人员带来了主题为“校园供水安全保障”的报告,张教授生动幽默的讲解以及亲近校园用水的案例,赢得了与会代表的阵阵掌声。
河北工程大学在校园节水方面积累了非常深厚的经验,本次会议,河北工程大学副校长何立新为大家带来了校园节水相关的心得分享,得到了与会人员在高校节水方面的一致共鸣。
北京高校后勤研究会秘书长刘学伟做了主题为“节约型校园向绿色校园转型的思考”的报告,他结合自身经验,将绿色校园和节约型校园的不同概念进行了详细阐释,并将节约型校园向绿色校园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大区市场信息部总监范铌针对目前高校供水存在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读,并且分享了“威派格”基于工业互联的智慧供水解决方案,得到了与会人员热烈的讨论与肯定。
南华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陈柒叁分享了南华大学绿色后勤建设的体会,并阐述了后续工作展开的几点思考。
百校行,始终让更多高校受益,为更多师生谋福。不忘初心,坚定前行,将价值转换成成果落地,让最真实的供水现状、最专业合理的供水系统解决方案、最优质的产品落地更多高校,惠及千万师生,践行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