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后勤协会
 

【最美后勤人】南华大学:甘为平凡铺路石,宁做无私奉献人——记辛勤耕耘在一线的员工

日期:2018年05月15日  来源:中国教育后勤协会  阅读:

鲁迅说:“让别人过得舒服些,自己没有幸福不要紧,看见别人得到幸福生活也是舒服的。”

南华大学的校园里也有这么一群人,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宁愿自己多辛苦一些,也不愿让学生一事为难。甘为平凡铺路石,宁做无私奉献人。

 

二十多年的一朝一夕

1米70左右的个子,一副眼镜,一身简单的休闲服,说话时总爱笑,快五十岁的刘海军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干练。

九十年代的时候刘海军就来到南华大学做电工,至今已有近三十年。几千个日日夜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的对待每一次工作。也正是他的这份坚持,才能在出现问题时,快速、优质的解决问题,获得他人的好评。

刘海军说:“电工是一份危险的工作,安全是最重要的问题,一开始工作的时候被电过很多次,有一次下雨天进行抢修,没注意被电了,当时整个肩膀都麻了。后来我工作的时候都特别小心,没有被电了。”一份工作做了二十多年,早已成为改不掉的习惯,早已掌握极其熟练的本领。工作带给他的已不是能用工薪利益衡量的价值,而是对职业的归属感,愿为其倾尽一生,从春天到冬天,从少年到壮年。


 

三十多年的一朝一夕

爱岗敬业,一丝不苟,是他人生的追求;积极进取,尽善尽美,是他工作的目标。参加工作的三十多年来,从学徒到普通员工再到内聘副科长,一步一步走来,都印刻着他踏实的脚印,他,就是水电工人杨理峰。

这段时间他的主要工作是探漏。在节能监控平台的监督下,找到了很多漏点。找准漏点之后,他们进行实地勘探,深夜维修,切实做好本职工作。

参加工作几十年,他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在水电工作一线做贡献。尽管早已内聘为副科长,也依旧如普通员工兢兢业业,有事情冲锋在前,丝毫不敢懈怠。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水电工人立足本职、刻苦钻研技能的风采;从他的身上,我们也读出了当代员工的风范——在奉献中辉煌发光。

 

学生健康我来护

“怎么样?吃得下不?得吃些东西,补充体力。不要着急,这病要慢慢来。”医务所的护士周敏关怀地叮嘱学生,“吃了药之后就好好睡一觉”。时值正午,忙活了一上午的周敏在午休期间也要仔细照料病床上的学生。在学生们眼里,她是温和的大姐姐,是照顾陪伴自己的“家人”。

有些学生很感谢周敏对自己的照顾,有些学生生病了心情不太好,不听她的建议,她还是会耐心劝导并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我很喜欢学生,学生自己一个人在外读书,生病难免会不痛快,我希望学生都是健健康康的。”她还说:“同是为人父母,将心比心,看到这些学生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对他们好就像是对自己的孩子好”,这样的护士怎能不被称为学生的守护者呢!

句句叮嘱,尽显浓浓爱意。医务室的护士用她们的知识和真心照料学生,用她们的爱温暖南华学子。

 

 

勤于人先,心系饮食终不改

中午的求是园学生食堂人头攒动,窗口前已经排起了长龙。食堂员工们忙前忙后,干得热火朝天。待到人潮散去,在众多忙碌的背影里就有这位勤劳质朴的封文军。

封文军前年来到南华,目前是求是园学生食堂一楼的掌勺人之一。自走上岗位的第一天起,他就严谨细致地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淡淡的饭菜香,传递着浓浓的爱。谈及家庭生活,封文军叔叔满脸都是幸福的模样。为了早上能准时上班,他索性住在了学校的员工宿舍里头,但是一有时间就会抽空回家看看家人,这样的生活,他很满意。

封文军,一个普通而闪耀着光芒的后勤人,让师生享受满意的餐饮服务,始终是他的心之所向,情之所在。

 
 

 

悠悠岁月十来载 青春无悔马路前

何友阳来南华工作十余载,她的爱人也在南华后勤工作近三十年,是他让她与这所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

保洁员工作的门槛低,但需要细心、有耐性,何友阳就自告奋勇干起了保洁工作。她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干就是十几年。十多年的时间,从青年到中年,青丝白发似乎只在转眼之间。这十几年的时间,她一直充当着莘莘学子坚实的后盾,用勤劳的双手扫除一切污秽和阴霾。

“我只想专心做好本职工作。”一句朴实无华的话,却是千斤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何友阳用自己十几年的韶华守护着南华的一方天地,坚守和责任感让她把保洁这个朴实的工作做的熠熠生辉。

 

时光在忙碌中慢慢逝去,后勤工作人员每天都在重复着相同的工作程序,他们擦去额头的汗水,数年如一日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不怕食堂工作间的油烟熏烤;不怕处理垃圾污垢时的恶臭扑鼻;不怕严寒酷暑下的查漏勘察,更不怕在意外发生时为学生们挺身而出。正是他们用父母般的爱为学生们编织了一张用汗水和辛勤筑成的保护网。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他们用自己的一生来坚守一份工作,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份感情。青春献给了工作,工作成就了现在。


 


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