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后勤协会
 

加快教育后勤信息化建设 保证和推动教育后勤改革发展 ---访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武海

日期:2014年05月25日  来源:《教育后勤参考》  阅读:

2014年3月23日,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西安召开,它的成立不仅标志着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的组织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同时预示着我国教育后勤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将开启新的篇章。我国教育后勤系统的信息化建设面临着怎样的形势?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机遇?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将如何开展工作?如何推动我国教育后勤系统信息化建设?《教育后勤参考》记者就此对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武海进行了专访。


本刊记者:王主任,您好!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了,您当选为委员会主任。首先,向您表示衷心的祝贺!那么,请问我国教育后勤系统的信息化建设面临着怎样的形势?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王武海:大会推选我和其他14位同志荣幸地担任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秘书长,我深知这是大家对我们的信任。在此,我代表新任成员向教育部各位领导、向协会领导、向与会的各位委员和代表表示衷心感谢,谢谢大家!

现在大家都在说,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不掌握互联网,不利用互联网,就会被互联网所淘汰,同时也就被这个世界所淘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未必每一个人都能真正认识到这一点。今天的互联网绝不仅仅是聊天游戏发邮件发微信,我们稍作留意就会发现移动互联网、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正在无时无处无事无人不在受到深刻影响,数字服务技术与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快速融合,社会生产、社会消费、社会交往正在发生着翻天覆的革命。因此,只有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技能、更新思维才能与社会同步。

前些年,我还为自己在后勤信息化方面入道较早、涉足较深而自豪,可IT产品技术升级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刚刚熟悉的又迅速被新应用所淘汰,计算机从台式组合机到一体机、从笔记本到平板、从iPad、Pad到Padmini再到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的涌现更是令人眼花缭乱。谁会想到我们身边那些过去的“计算机盲”朋友,一夜之间与我们并肩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比我们更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购物订房、阅读学习,进入移动学习移动工作的潮人行列。这小小的案例说明:人类社会每一次新的技术革命都是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创造了一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新机遇。无论过去多么辉煌,都会经历新的推倒重来的大变革,所以每个单位每个人不必为自己刚刚起步稍稍落后担忧。现在尤其令人惊愕的是跨界竞争,原本它就不是你的同行,可以突然出手击垮你。例如为电话费、短信费等主营业务拼得你死我活的移动、电信、联通几家,哥们间还在埋头为瓜分市场说长论短,没想到舒舒服服收了十几年的通话费短信费一下子让行外的腾讯微信免费服务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去年以来,过去有求于银行根本不是银行竞争对手的支付宝、余额宝突然对银行储蓄形成了迅雷不及掩耳的巨大冲击,许多储户撤资把所有钱存到了余额宝,让银行的应对措手不及。这些事实都在说明,信息技术革命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本刊记者:的确如此,今天恐怕我们任何一个人离开了信息化都无法高质量地生存,一个部门、一个组织也是如此。那么,就高校后勤系统的管理方式而言,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呢?

王武海:大家知道,学校后勤与社会服务业紧密相连,无论那一所学校,无论你的后勤过去多么辉煌灿烂,那只能是历史,如果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终将被新的数字后勤巨浪所淹没,既就是坐拥金山也无济于事。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互联网思维,就像手机不仅仅用来打电话发短信,大学餐厅也不仅仅是用来吃饭的,学生餐厅的售饭方式只能按份计价吗?智能手机能否应用于自助点菜和支付结算?学校超市就只能满足学生前来购物吗?可以想象未来十年也许不到十年,后勤一切都会在大规模的变革中。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学习、宣传和现场示范力度,激活全国教育后勤领域的数字化思维。

如果至今我们还有人看不懂、听不见,甚至拒绝、诋毁信息化,那就需要我们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多听、多看和多用,让人们思维开窍,习惯互联网思维和创新工作。有位心理学教授告诉我,有公司老板说公司员工普遍上班玩手机,请他给这些深陷手机诱惑的瘾迷去做心理辅导。他说,我自己上卫生间也要带着手机,每天翻看手机的次数数不清,新技术的诱惑不是靠心理辅导可以抵挡得了的。今天已是一个无人不网、无日不网、几乎无事不网的时代,智能手机既是数字终端也是人体不可或缺的智能器官,可能更重要的是需要改造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

本刊记者:听您这么说,我们进一步深切地感受到了加快我国教育后勤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那么,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成立了,你们将从哪些方面着手开展工作呢?

王武海:我认为,我们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与其它专业委员会一样,是从无到有的全新组织,需要一切从头做起,从最基础的建设工作做起,那就是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

首先,专业委员会的运行要靠制度做保障,因此要尽快制定和完善专业委员会各项管理制度,设计科学合理的运营机制,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现决策与管理的规范、公开、透明,严格按照中国教育后勤协会要求开展工作,确保稳定运行,防范风险。

其次,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要靠大家来做,没有一支热爱信息化建设事业、乐于积极奉献的工作队伍是做不好工作的。因此我们要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工作队伍建设,把全国有志于、有兴趣、有思想、有能力的后勤信息化工作的积极分子组织起来,提升专委会的工作效率和专业化水平。大家知道,我们的教育后勤面临许多信息化建设问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教育后勤信息化融合了高校后勤从业者期待变革、梦想着把后勤服务从繁重辛苦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把行政事务型的后勤管理提升到现代科学管理高度的强烈愿望,学校后勤内部已经形成了要求数字化变革的巨大动力。随着高校后勤服务设施设备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伴随着后勤劳动工具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后勤服务的生产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后勤对从业人员文化素养和操控智能化机器的能力已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聚集和组织更多的后勤信息化的志同道合者把自己的思维智慧、精力和能力奉献和共享给全国教育后勤业界,是专委会的重要任务。

第三,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应该与其它专业委员会有所不同,我们这个专业委员会最大不同应该更具有数字化平台优势。那就是把工作平台建设作为我们的特色和工作切入口,搭建跨地域的“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数字化虚拟工作平台”。由于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的各位委员不在同地同校,虚拟的远程工作平台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前期筹备阶段,我们已初步搭建起了“信息建设专业委员会”的门户网站,这个门户网站要成为我们的工作平台,将来教育部和协会领导、信息化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各位委员都将是这个数字平台的领导和工作成员,可随时发布工作信息、工作建议,专委会的工作方式除举办全国性的年会以外,在这个数字平台跨时空的在线交流将会是常态化的工作方式。

本刊记者:前面您谈到,教育后勤系统面临着许多信息化建设滞后的问题,那么,今后教育后勤系统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应该放在哪几个方面呢?

王武海:总的来说,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状态中,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与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相称的,与金融、保险和商业等行业相比是相对落后的。刚才我谈到,我们的教育后勤面临许多信息化建设问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实质是说在教育行业内部,教育后勤的信息化程度显得更为落后。对此,我们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的基本工作思路是:组织全国力量、动员和邀请全国后勤信息化的研发力量,加速数字后勤应用研发工作。

大家知道,教育后勤信息化发展到今天,虽然仍然存在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观念的一些问题,但最需要的还是实实在在的数字后勤具体行动,大量的后勤事务期待高质量的平台软件上线使用。这几年,教育后勤范围已经有一大批应用软件上线使用,但用户的体验不是很好,大家希望这些平台软件能够像公共水和电一样方便易用。现在软件供应商总是强调应用软件的使用培训,我想现在的智能手机品种繁多,功能不可谓不多,可是大家买来智能手机谁去参加过手机使用的培训,大都是稍稍摸索一下就能顺利使用,这一点很值得教育后勤软件开发商的借鉴。现在有了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我们要尽快把全国的研发力量联合起来,分工合作,各有侧重,在工作实践中创新性的研发我们自己需要的平台软件。

本刊记者:的确如此,应用软件开发在教育后勤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那么,高校后勤系统在软件开发方面是如何考虑的呢?

王武海:我们需要与优秀企业合作研发,需要向优秀的专业公司学习。2014年1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陕西考察时数次提到深圳顺丰速递公司,顺丰速递公司在数字化方面已是国内同行老大,开始与美国的联邦快递竞争国际业务。我亲身感受北京的京东快递公司也不错,在它的查询平台上,输入货号,就可查到货到了哪里,尤其是最后一站的派送员送货过程,送递的摩托车被定位在地图上,有一个标识小窗口显示快递员照片、手机号码,并在地图上神奇流动,行进道路的左右道也可分得清楚。我想这些对我们的研发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启发。

与此同时,值得指出的是,应用软件研发不是具有了信息化开发技术就可以实现的事情。过去一些信息化意识觉醒较早的学校大量引进了一些纯粹的IT企业开发的应用于教育后勤的软件和管理平台,其效果不是很好,其根本原因是距离教育后勤的实际有较大差距。教育后勤数字化管理平台既不能任其开发公司闭门造车,也不能按照原有的运行流程照猫画虎,仅仅把旧有的工作和管理实现“数字化”。可以这样说,教育后勤的任何一个数字化平台,实质上是信息网络技术条件下创立的新的后勤管理模式,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场革命。因为它涉及到工作或管理流程的再造、涉及到对后勤原有管理职能中的责任、权力和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面临的压力和阻力不言而喻。这就要求我们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要加大理论研究,没有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导的平台开发无疑是盲目的,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计划在协会的领导下,采取申请教育部课题、或自拟研究课题开展跨地区跨学校的数字后勤应用研究,计划把全国的研究成果汇集成正式期刊专辑、正式著作或直接应用于后勤管理的商品化应用软件。2013年年底,陕西师范大学成立了挂靠在学校后勤的科研机构“校园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院”,已经按全新的体制和机制运行。最近我们自拟研究课题研发《学生食堂称重售饭系统》,把餐饮原料采供平台的市场菜价和营养含量数据、把餐饮管理平台的单菜核算和饭菜价格实时核算数据、把食堂称重售饭平台和个人消费流水数据,通过系统综合统计分析,用以指导师生科学就餐、节俭就餐、营养就餐,能吃多少就买多少,减少浪费。可以预想如果这一平台研发成功,必将是学生食堂售饭的第二次革命。

总之,在这次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的筹建过程中,我为教育部和协会领导对后勤信息化寄予厚望而感动,为这么多志同道合热爱信息化事业的朋友们执着追求而感动。今天我们在全国教育后勤协会大旗下聚集,就要开启后勤信息化新征程,我们信心百倍。我想,人活在世上,实属幸运和偶然,茫茫宇宙,浩瀚太阳系,唯有地球适合生命。人类从猿到人、从古到今,人类社会爆发的新技术革命也就那么几次,不是每个生命过程能够幸遇。上天偏爱把信息技术革命的礼物送给我们这一代,机会偶然和短促,我们定当珍惜才是,赋予自己生命一定意义。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一定会有所作为,一定能够打造出信息化惊涛骇浪中的“诺亚方舟”。


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