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玖高 皮光纯
分析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漫长历程,可以发现贯穿其中的四条线索和两个现象,描绘出后勤渐进式改革、波浪式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了内在规律、发展趋势及今后几年(“十三五”期间)的目标任务。
四条线索:
1.高校后勤改革三十多年,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满足高校发展需求。1979—1999年的后勤体制内改革,满足了高校连年扩招的服务需求;1999年开始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满足了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需求。2010年,中央颁发《教育规划纲要》,确定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必须实现高校后勤现代化,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可靠支撑。现在,距离2020年仅有五年时间,处于迈向高校后勤现代化冲刺阶段,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2.经济因素伴随高校后勤改革的全过程,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背景,决定高校后勤社会化趋势。早在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思想,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明高校后勤社会化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这个政策长期有效,所以中央相关文件都有表述。现在,中央加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建设法制国家步伐,为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提供了充分的外部条件。
3.社会服务业的发展,深刻影响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决定高校后勤专业化趋势。高校后勤改革初期,参与校内服务的社会力量,统称“个体户”。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大批社会企业应运而生,为1999年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创造条件。现在,社会企业发展成为后勤服务主体力量,加速了高校后勤与社会服务业相互融通;后勤协会也正在组织制订行业规范标准,加速高校后勤专业化进程。
4.适应高校后勤改革需要,产生了后勤研究会;高校后勤市场与产业的形成,促使研究会向行业协会转变。1983年11月,陕西省高校总务学会成立;到1985年,有十多个省市区成立高校后勤研究会,在此基础上成立“全国高校后勤研究会”。2002年4月,黑龙江省高校后勤协会成立,接着全国十多个省市成立后勤协会;2013年6月,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成立。现在,为了加快高校后勤转型升级,高质量建成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必须要有“高水平后勤协会”。这是行业组织的奋斗目标。
两个现象:
1.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领导决策与实践探索,都得益于先进理念和先进理论的支持。1979年,南京大学匡亚明校长最早提出“高校后勤服务实现社会化”,1985年得到中共中央确认。1985年,南京医学院许新东主编《高校后勤管理》出版,标志高校后勤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2005年5月,上海外国语大学盛裕良副校长提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理论。现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正在进行中,迫切需要《现代大学后勤管理学》,从理论上对高校后勤保障系统进行准确定位,对什么是现代大学后勤、如何建设现代大学后勤保障体系做出权威性解答。
2.纵观全国高校后勤改革历程,许多开创性工作与重大突破,几乎全部出自于重点大学。1979年,上海同济大学率先实行食堂企业化管理,接着复旦大学、天津大学、郑州大学陆续实行食堂企业化管理;当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提出“高校后勤服务实现社会化”。1983年,全国第一个高校后勤学术组织“陕西省高校总务学会”在陕西师范大学成立。
1985年,清华大学后勤最早提出“服务育人”理念,很快得到广泛认同并成为全国高校后勤宗旨。1986年,全国性学术期刊《中国高校后勤研究》在复旦大学创刊。1992年,南开大学王峰山主编的《高等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规范》出版。1993年,中国科技大学孙显元主编的《大学后勤管理学》出版。
2005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盛裕良主编的《21世纪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构想》出版发行,提出著名的“五句话,三十个字”,得到教育部领导确认。2010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成立“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规划与建设课题组”,中国人民大学黎玖高为课题组组长,研究形成的《高校后勤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课题成果)》已经发展规划司转发到全国省级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
从以上线索和现象中不难看出:今后五年(“十三五”期间)是建成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实现后勤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完成转型升级的决胜阶段,有许多理论问题、实践问题、政策问题需要解决,特别需要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行业组织给力引领、重点大学率先突破。
这些成功经验,至少包括:
1.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管办分离、事企分开、经营与服务分开;开放校内市场,引入体制外竞争,实行优胜劣汰;工作重心从“办后勤”向“选后勤、管后勤”转移。
2.后勤运行机制改革,校办后勤实体“去行政化”,模拟现代企业制度运行,实行全成本核算,赋予相应的人权财权,建立有效竞争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由高校后勤协会制订行业评价标准,提高专业化监管水平,引入第三方评价。
3.改革后勤用工制度,彻底废除养人办事、用工终身制、效率低下的事业型用人方式;按照现代大学后勤服务要求选人用人、确定工资待遇,实行聘用合同制,做到依法用工、公平竞争、同工同酬,用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交纳“五险一金”。
4.强化后勤“服务育人”宗旨,使之与现代大学要求“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相一致;根据校情实际,围绕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开发利用后勤教育资源,建立长效动力机制,提高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水平与质量,并不断赋予新的内容。
5.后勤“公益性”政策,校办食堂“不以营利为目的”,实行资产“零租赁”,设立价格“平抑基金”,享受平价水电气和长期税收优惠政策。学生公寓住宿费,实行政府限价。
1.2005年5月,盛裕良主编的《21世纪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构想》首次提出“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规范自律,部门依法监管”这“五句话、三十个字”。2013年6月,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提出“政府履行职责,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行业规范自律,部门依法监管”,说明政府是关键角色。
如果把“五句话、三十个字”作为政府层面的高层设计,可以说是从相关利益主体职能分工角度描述新型保障体系,但政府究竟应当履行哪些职责?市场如何提供服务?学校如何自主选择?行业如何规范自律?部门如何依法监管?都需要可执行、好操作的实施方案。
2.《高校后勤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课题成果)》,对“五句话、三十个字”和相关利益主体责任进行细化分解,确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并且提出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行业规范与质量标准体系、成本核算与效益评价体系、多位一体的监督保障体系和实施“六大重点工程”,是高校后勤行业层面的中层设计。
3.建设新型后勤保障体系,还应当在高校层面上进行深度设计。应当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根据地情校情制订后勤改革发展规划,并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2010年7月《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发后,许多高校都着手制订《大学章程》和《事业发展规划》,并对后勤保障进行重新定位,但有些高校并没有把后勤纳入规划,应当引起教育部门重视。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从2016年起将开展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有的大学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建设一流后勤”。这为深化后勤改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世界各国高校后勤尽管国情差异很大,但同样都要遵循高校办学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现在我们遇到的许多问题,发达国家高校后勤也曾经遇到,有些已经解决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方式多种多样,共同目的是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效率效益,减轻学校负担。原国家教委曾经组织大学校长考察团赴美国、法国、德国专门考察后勤社会化,发现美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很高,后勤管得很多,但是管而不包,一切都是商品化,等价交换。通过考察发现,高校后勤社会化问题,要放在全社会这一大环境中去思考,要从高层领导决策中去思考。
2.国外高校学生广泛参与后勤管理服务,受到锻炼,学到技能,赚钱读书,与校方沟通渠道畅通,高校没有“维稳”压力。发达国家高校勤工俭学比例很高,有的规定学业成绩良好并经过培训才能上岗,有的食堂半数员工是学生兼职,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与劳工的感情,增进对于后勤工作的理解;政府从立法、税收方面鼓励高校、企业支持学生勤工俭学。
美国一些州或地方规定公司雇佣人员达到“目标组”所要求的人数,即可享受一定数额的税收抵免。例如,公司雇用一定数量或比例勤工俭学或负担学贷的学生,就可以按每人一定金额减免公司所得税。因此,很多高校支持或安排学生参与食堂服务和管理。当时的调研资料显示:密歇根大学的食堂就餐学生有3400多人,食堂有职工108人,学生工有30人左右。斯坦福大学后勤服务机构的一般员工中约有1/4是本科以上的学生或临时休学的学生。
3.发达国家高校后勤“公益性”概念不尽相同,税收优惠也是不断完善、发展变化的,但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尽管存在国情差异,对于高校后勤“公益性”理解各不相同,但共同特点是有法可依、范围明确、执行严格、监管有力。过去是“税不进校”,现在是区别对待,更加明确细化,各国对于高校后勤税收优惠政策都是长期稳定。
4.发达国家高校后勤的服务理念、队伍建设和科学管理,值得中国高校借鉴。美国高校把宿舍当作学生第二课堂,由素质较高的人员来管理,把公寓管理与学生自治结合起来,把管房管物与做思想工作结合起来。康乃尔大学每周都提前把下周的菜单打印出来征求意见,然后发给学生;膳食处对每个新入学的学生寄出一份装潢别致的资料,详尽介绍该校膳食部门的发展历史、拥有的技术力量、花色品种、收费标准等,还附上一个季度的菜谱。美国大学实行自主招生,有的学生可能被多所大学录取,食宿条件成为报考和择校因素之一。一些大学千方百计改善后勤服务,成为本校吸引学生报考的一张名片。
5.开放高校后勤市场是大势所趋,校办食堂“不以营利为目的”已经形成世界共识。有个经典案例很有参考价值。
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门口有一排餐厅,这些餐厅已经很破旧了,而且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装饰都和耶鲁大学的整体风格很不协调,可来这些餐厅用餐的耶鲁大学的学生却很多。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19世纪中期,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物价上涨,耶鲁大学的食堂物价也有所上涨,引起了学生的不满。于是大学生自发的组织抗议甚至罢课,可是耶鲁却坚持物价上涨是正常的,不理会学生的要求。
耶鲁大学附近的市民知道了这种情况后,很多人开始在耶鲁大学门口卖一些小吃甚至开了一些简陋的餐厅。由于餐厅饭菜多样,再加上价格也比较便宜,发展到最后已经没有多少学生去食堂吃饭了。这时候学校食堂对耶鲁大学提出要求,希望学校能够把这些餐厅赶走,以免影响食堂的生意。学校听从了食堂的意见,对这些简陋的餐厅开始了驱赶,可这一举动却引起了更大的抗议。
大学生们和市民一起抗议耶鲁大学的横行霸道,甚至媒体也介入了进来,开餐厅的市民集体上诉到了当地的法院。耶鲁大学也组织了一些法学教授来和市民打这场官司。最后法院判决学校败诉,而且不能再干扰市民在附近开餐厅,而这些餐厅只需要补办卫生许可证和营业证即可。
耶鲁大学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学校降低了食堂饭菜的价格,而且确定了一条重要的原则:学校食堂不再以赚钱为目的,食堂亏损的部分由学校来补贴。从此,到学校食堂吃饭的大学生又逐渐多起来了,而学校门口附近的这些餐厅也保留下来了。一百多年过去了,耶鲁大学门口这些简陋的餐厅一直保留了下来。
1.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初始设计。“高校后勤社会化”写进中央文件不是偶然的。据参加起草中央文件的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介绍:针对计划经济时期高校后勤包得太多、学校负担太重和人难用、事难办的问题,设想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远景目标是:变“学校办社会”为“社会办学校”,实现“花钱买服务,用人不养人”。当时,认为后勤社会化有两条路径;一是“内化”,即通过改革实现后勤企业化,最终把后勤化出去;二是“外化”,即实行服务项目外包,引进社会力量办后勤。
2.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内外条件。一是社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二是社会服务业发达,能为高校提供充分的选择。三是服务对象思想的转变,改变“一切由学校包下来”固有观念。早期改革者认为,后勤社会化是改革方向,距离目标还十分遥远;当时的关注焦点是集中力量解决尖锐的供需矛盾,扭转后勤被动局面,让高校领导走出困境。
3.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已经为期不远,要充满信心。30年过去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社会服务业发展速度超过想象,发达地区高校后勤市场,社会企业占有70—80%的市场份额,一些物业企业已经服务几十所高校,最大餐饮企业已经服务400多所高校。中央要求加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提供最重要的外部条件。现在,一些高校已经基本实现了后勤社会化,如江苏高校餐饮市场的社会企业占有70%以上市场份额,安徽高校餐饮市场的社会企业占有80%以上市场份额。
到2020年,高校后勤市场将趋于成熟,经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许多中小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形成一批优质品牌企业,以高校为主要服务对象,依靠竞争占领校内市场,服务数百所直至上千所高校。届时,高校后勤服务方式将发生根本转变,完成从“办后勤”为主向“选后勤、管后勤”为主的过渡。这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美国高校后勤非常相似(当时美国共有3500多所高校,有的社会企业为1000多所高校提供餐饮服务,这样规模的社会企业就有3—4家)。
1.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长期以来,一些高校对后勤定位偏差,低估后勤存在价值,认为什么人都能干后勤,常常把“富余人员”硬派到后勤部门。后勤同行交流时,往往抱怨校领导不重视后勤,校内地位边缘化。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也有后勤自身原因,主要还是后勤专业化水平不高。顾明远教授曾经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 高校后勤要想提升地位,实现有尊严的体面劳动,必须从提高专业化水平入手。
2.高校后勤专业化研究存在三个维度。第一,宏观层面——高校后勤职业的专业化,主要看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从业资格(学历职称)等方面。高校后勤业务领域,其中餐饮、物业、能源、修缮、商贸、绿化、医疗、运输服务,都属于成熟的社会行业。第二,中观层面——高校后勤组织的专业化主要看校办后勤实体、社会服务企业和行业组织的专业化水平。高校餐饮、物业、能源、修缮、商贸、医疗服务主体,都有政府部门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属于合法运营的专业化组织,但专业化水平差异很大。第三,微观层面——高校后勤个体的专业化。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专业理念与职业道德,以服务育人为宗旨的核心价值观。二是专业知识,包括从事本职工作需要的行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三是专业能力,包括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必须的技术技能和处理应急事项的能力。
3.当前高校后勤专业化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第一,高校后勤具有公益性,享受多种优惠政策,但只有政府部门的“意见”、“通知”之类的相关政策,没有上升到立法层面;校办后勤实体,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法律定位不明确;负责选后勤、管后勤、办后勤责任的管理者没有专业人才正式来源;后勤改革30多年,经验成果并未制度化。因而,高校后勤未能形成长效机制,影响职业专业化进程。第二,高校后勤行业协会初建,尚未制订统一的市场规则、行规行约、行业规范、技术标准;校办后勤实体角色地位模糊,没有科学、统一的评价标准,总体“企业化”水平不高。高校后勤组织专业化水平与成熟社会行业相比差距越来越大。第三,高校后勤从业人员以“服务育人”为宗旨,时效要求、专业理念方面高于社会服务业,但尚未制订统一职业道德标准;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方面,虽然做到持证上岗,由于办学层次、对后勤重视程度和资源质量、经费投入不同,还没有统一评判标准。
4.行业组织在加速高校后勤专业化进程中应承担的任务。第一,顺应依法治国的时代潮流,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将高校后勤税收减免、资产“零租赁”、平价水电气等公益性优惠政策,以法律法规形式固定下来;与此同时,明确校办后勤实体的法律地位、存在形态和最终前途出路,制订后勤改革发展规划。第二,行业协会与重点院校联手,建立高校后勤专业人才培训基地;设立高校后勤管理硕士专业,以招收富有实践经验的学员为主。高校后勤管理人员职业资格,沿用教育管理系列职称比较有利。第三,制订信用等级标准,与市场规则、行规行约、行业规范、技术标准相配套;制订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标准,制订后勤实体企业化评价标准,提升后勤组织专业化水平。第四,制订高校后勤经费投入指导标准,可以设立普通标准、提高标准、最低标准,供不同办学层次、不同经济实力的高校选用,使得高校后勤经费在办学经费中占有合理比例(比如10—15%),才能保证资源质量高于普通服务业,实现人力资源正向流动,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高端服务业”。
实现高校后勤现代化,意味着建成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完成后勤体制转型和产业升级,包含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服务业相融通、符合现代大学发展需求三个方面,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单独在某一大学实现,必须政府、行业、高校共同努力。
1.国家层面——提供高校后勤现代化的社会条件。第一,政府履行职责——公益性投入、政策支持、法制保障、监督管理等等。第二,相关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育现代社会组织、加快政府职能转移、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在《大学章程》中明确后勤地位与服务保障要求。
2.行业层面——高校后勤市场发育与产业发展。第一,建设高水平后勤行业组织,包括全国协会和地方协会,都应获得3A以上等级资质。第二,制订统一的市场规则、行规行约、质量标准,强化规范自律和行业监管。第三,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后勤市场体系,包括全国市场、区域市场、校内市场三个层级。第四,强化业内竞争,经过优胜劣汰产生一批优秀市场主体,实现规模生产和连锁经营。
3.高校层面——后勤体制转型、资源质量升级。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设施设备现代化、标准化(物质基础);第二,后勤实体企业化(动力机制);第三,用人社会化、职业化(第一要素);第四,管理科学化、信息化(科技含量);第五,生产机械化、电器化;第六,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终端产品);第七,保障制度化、法制化(定型化)。
1.从社会学视角,看待高校后勤行业市场。
第一,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竞争能够提高效率,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的消费效用,契合人的逐利本性。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按照经济效率排序,第一是完全竞争市场,第二是垄断竞争市场,第三是垄断寡头市场,第四是完全垄断市场。高校后勤市场,为了提高效率,应当开放市场,形成充分竞争,才能检验校办后勤效率高低。
第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竞争讲究公平,必须要有市场规则,还要制订统一公认的行规行约、行为规范、质量标准以便共同遵守,为了提高权威性,最高形式是形成法律法规,以政府部门名义颁发。目前,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正在研究制订行业规范标准,有的省市高校后勤协会已经与教育部门、质监部门协同制订地方性法规。
第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主要指向物质生产、流通、经营、服务诸多领域,在精神文化层面形成商业道德,以诚实守信为荣。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信用是生存立足之本,严重失信会被逐出市场,因无法生存而直接导致破产。当前,高校后勤亟需建立行业信用记录,失信惩戒机制,对诚实守信企业授予信用等级,让严重失信者进入“黑名单”。
2.从经济学视角,看待高校后勤市场机制。
经济学范畴的市场机制,包括供需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等,因为高校后勤服务对象特殊、时效要求高,所以特别增加了监管机制。
第一,建立可靠平衡的供需机制,供需不能失衡。如果供不应求,不能保证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服务需要,肯定不行,否则将会发生大问题;也不能供过于求、造成浪费。一些高校后勤出现“招工难”,有的发生人才“逆向流动”现象,说明供需机制有问题,应当多在主观上找原因。
第二,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形成有效竞争。要打破垄断,开放市场,引进体制外竞争,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竞争;后勤实体、社会企业互为参照系,提升后勤实体生产力,引进不少于两家优质企业,有利于形成较高水平的竞争。要防止不公平竞争、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
第三,建立合理浮动的价格机制,发挥价值规律作用。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通过价格波动传递供需信息,进而调节生产和流通,最终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和促进竞争、调节收入分配。高校后勤市场是特殊市场,为了保持价格相对稳定确有必要,但必须尊重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要避免行政干预过多而产生价格扭曲现象。
第四,建立多位一体的监管机制。一是部门依法监管,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具有强制性,是维护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二是行业协会专业监管,以行规行约、行业规范标准为依据,具有较高的专业性。三是后勤部门合同监管,主要依据是合同协议,是最主要的、经常性的过程监管。四是学生消费者的民主监管,是对服务优劣的直接评价,应当高度重视。四个方面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3.从现实角度,看待市场规律和市场机制在高校后勤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一,高校后勤的本质属性和特色属性。高校后勤服务,本质上是一项有投入、有产出、追求效率、讲究效益的经济活动,服务工作离不开经费支持,没有经费也就无人服务。因此,经济属性是高校后勤的基本属性,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这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不承认这一点必然导致否定后勤社会化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高校后勤服务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这是特殊性和特色属性,反映在校园经济活动上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校内市场是不完全的市场,二是后勤服务具有一定公益性。
第二,辩证看待高校后勤同一性与特殊性。高校后勤同一性(经济属性)是第一位的,是主要的;特殊性是第二位的,也是不可忽视的;但过分强调同一性(盲目市场化、管理失控)或者过分强调特殊性(拒绝开放、管得过死、没有活力)都是错误的,尤其不能过分强调特殊性而否定同一性,关键在于能否掌握一定的“度”。
第三,高校后勤领域,应当运用好两大规律。一是运用好竞争规律,持久保持有效竞争状态,最好形成高水平竞争,真正做到优胜劣汰,符合学校、学生、服务者共同利益。二是运用好价值规律,让价格真实反映价值,最好是微利服务,薄利多销,不产生价格倒挂、赔本买卖等价格扭曲现象。
现实中,违背市场经济规律、造成失败的事例不少。比如,有的后勤服务市场招标,热衷于“低价中标”,结果引进了劣质企业,造成学生意见很大。有的核算后勤人员工资全部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结果只能是低素质人员,不可能提供优质服务。
1.中国现代大学后勤的特色(与发达国家大学后勤相比)。
第一, 发达国家大学走读生比例大,住校生多为10—40%。中国高校几乎没有走读生,学生100%住校,食宿服务工作量很大。
第二,由于长期计划经济办学模式影响,大学后勤实行封闭管理、包办服务,学生家长“出了事情找学校”思维根深蒂固,学校事实上对学生承担无限责任。直到现在,后勤稍微发生一点事情,无论有无过错,几乎都要承担责任。国外高校不是这样。
第三,高校管理体制行政化,政府实行“维稳”责任追究制,书记、校长是校园安全稳定第一责任人,而书记、校长则将“维稳”责任分解到校内部门,特别强调对后勤掌控能力,大学后勤被人为地赋予浓厚的政治色彩。国外高校后勤无须承担这些政治责任。
2.中国现代大学后勤的几种代表性体制模式。
第一,学校既管、又办后勤,同时引进社会企业服务,体制上管、办职能分开,管理者与服务者、经营者之间存在合同关系而没有隶属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校办后勤与社会企业公平竞争、并行不悖,为学生消费者提供多样化选择。这种体制模式适合办学规模大、校办后勤实力强的高校。
第二,高校只管、不办后勤,即“小机关、无实体”模式,学校只保留少量精干管理人员,面向社会市场选择优质企业服务。这种模式适合社区服务业发达、办学规模较小、校办后勤不强的高校。事实上,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基本实现了后勤社会化。
第三,高校不管、不办后勤,学校只管教学、不负责学生生活服务,由独立社会力量提供生活后勤服务,后勤社会化非常彻底。这种体制模式只适合当地能够提供满意的服务、办学规模不大、校方没有必要自办后勤的高校。如苏州科技园区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全部由附近的大学城提供生活后勤服务。
3.中国重点或规模较大的大学既管后勤、又办后勤,必须谨慎设计体制模式。
第一,中国高校后勤服务工作量大,承担社会责任较多。在高校“去行政化”尚无实质进展的情况下,后勤系统校内地位十分重要,适宜与学校行政系统“高位对接”,而不应当是“低位对接”。
第二,中国高校学生食堂、学生公寓,不一定属于后勤副校长统管,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公寓划归学生处管理、由校党委副书记分管。国外高校学生食堂、学生公寓不分家,一般都是学生事务副校长统管。因为学生食堂、学生公寓是后勤核心业务,如由两位校级领导分管,协调成本较高,由一位校级领导统管学生食堂、公寓比较有利。
第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初期,高校对后勤“整建制剥离”建立后勤实体,相当多高校选择“小机关,大实体”模式,名义上甲乙方地位平等,分工不同。事实证明,这种“对等的甲乙方模式”矛盾很多,利少弊多;所以,许多高校将甲乙方“合二为一”。鉴于“管办分离、事企分开”符合改革方向,适宜选择“甲乙方不对称体制模式”。
4.“小机关,大部制”是当前中国重点或规模较大的大学后勤管理比较受偏好的体制模式。近几年来,一些高校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出发,重新考虑后勤体制模式,在考察国内外高校后勤基础上,决定恢复总务长制,实行“小机关,大部制”。总务长协助后勤副校长工作,参与学校决策,但主要是执行决策,负责落实,是学校大后勤系统执行层最高首长,统一管理食堂、公寓、能源、物业、保卫、基建、医疗等等大后勤系统,校内地位较高,统筹协调能力强,比较符合中国国情。
1.高校后勤实体错过最佳发展机遇,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初衷,是将后勤“整建制剥离”建立后勤实体,最终从学校母体“化出去”;由于政策设计不足,高校领导、后勤实体几乎无人愿意把后勤实体真正从学校剥离出去,结果造成长期“剥而不离”,未获得市场主体资格,不能走出校门发展,反而为社会企业进入校园市场提供了大好机遇。现在,社会企业已经占有超过50%后勤市场份额。江苏、安徽等地区,社会企业承担了70——80%的高校餐饮服务。
2.高校后勤实体多数生存质量不高,校内地位边缘化。一是处级干部几年一次轮岗,难作长远打算,易诱发短期行为,也难以提高专业化水平。二是校级领导换届,主要领导思路变化,后勤经常受折腾。三是多种用工制度并存,错综复杂的校内关系,难以真正深化改革,无法建立长效机制。四是面对社会企业竞争,校办后勤实体压力大,生存空间缩小,校内地位下降。五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后勤面临重新定位,信心不足(有的高校事业规划中没有后勤发展规划)。六是许多高校后勤经费紧张,导致人才逆向流动和“招工难”。
3.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后勤实体面临重新定位,有三种可能。第一,随着“老人”退休、自然减员,后勤实体博弈能力变弱、校内地位不断下降、市场份额逐渐减少,在市场开放、社会企业竞争压力下逐步萎缩消亡。这种情况在中小规模高校可能性较大。第二,一些高校领导坚持自办后勤,要把后勤实体做大做强,通过工商注册参与社会市场竞争,认为以前错过了发展机遇,但现在仍有三年左右机会。这种可能是存在的。第三,校办后勤实体实力强大,长期保持校内市场主导地位,与社会企业长期共存,熬过漫长的过渡时期;等待政府对校办后勤实体专门立法,最终取得明确的法律地位——校办非营利实体。这种情况在综合性老牌大学存在可能性。
在发达国家,这类高校后勤实体并不少见,如美国高校校办食堂约占全美高校食堂60%比例。高校后勤实体“不以营利为目的”,不是自己说了算,必须依法注册,严格按照“章程”运行,接受社会机构严格监管和财务审计,如果有盈利仍然要交税;如斯坦福大学,如果食堂年终有盈余就购买设备冲账,仍然是账面收支平衡、没有营利、无须交税。
1.未来的高校后勤市场,犹如竞技运动场,存在三种角色。一是运动员,包括“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校办后勤实体、依靠营利维持生存发展的社会企业员工。二是教练员,就是这些校办后勤实体、社会企业的负责人。三是裁判员,就是学校后勤“小机关”。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足以形成一道校园风景线,良好的口碑和市场声誉,既是从业人员的荣耀,也是学校极其宝贵的无形资产。
2.高校后勤甲方“小机关”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第一,群体意识上以平等心态看待企业实体,工作上严格监管,善意提醒,不求回报,保持纯洁业务关系。第二,对个人职业素养高标准要求,做到敬业、专业、公道、廉洁,持久保持良好职业形象,赢得工作对象发自内心的尊重。第三,打造真正的学习型组织,个个成为有品位、懂业务的行家里手,获得上级信任和广泛支持,从而成为校内市场的最佳裁判员。
3.校内市场具有“公益性”,对监管能力要求高。高校后勤具有“准公共服务”的特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实行物价补贴、价格限制,是“不完全的市场”,实际监管水平、效率效益差异也很大;为了保证国家优惠政策全部转化为服务价格优惠,而不被低效运行、损失浪费所抵消,不被转化为员工福利,不被转化为企业利润,对监管人员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要求很高。
4.选好后勤,管好后勤,提高校内市场建设水平。应该做到:
第一,以满足学校和师生需求为目标,选择优质企业服务;为了选得真正优秀企业,必须实地考察,既要看企业品牌,更要看“项目经理”近期业绩,合同条款不可附加苛刻条件,要让经营者发挥潜力达到双赢。
第二,促成公平有效竞争,防止垄断或恶性竞争。校内市场如果引进企业太少,容易形成垄断或者相对垄断;如果引进企业太多,可能滋生不正当竞争,也可能因为市场分散,没有效益而无法持久,同时引进3—4家企业是最佳选择。这方面,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做得非常好。
第三,实行末位淘汰,可以强化竞争,形成有效的退出机制和淘汰机制。
第四,平时监督精细、到位非常重要,对甲方负责人的职业精神、责任心、专业水平要求很高,要做到敬业、专业、公道、廉洁。
1.高校后勤改革,显著降低办学成本,学校是最大受益者。因为缺少总结宣传,政府与高校领导多不知道。高校后勤改革初期,后勤经费大约占学校总经费的1/4,平均每个后勤人员服务10~11个学生。
1986年全国35所工科院校后勤校长统计,后勤7项经费占办学经费25.64%,后勤人员与服务学生数比例为1:11.23。1990年,原国家教委高校后勤队伍建设课题组《关于高校后勤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表明:后勤人员与服务学生数比例为1:10.7。
2015年,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秘书处调查,后勤服务质量要求比以前高,服务范围比以前扩大(增加了学生公寓物业、校园物业服务,以前都是学生自我服务),但后勤经费占办学经费比例反而下降(约占1/10),平均每个后勤人员服务学生数上升到16~22个。
2.高校后勤大同小异,资源配置与办学规模(在校生数)成正比,校际之间有可比性。教育部有定额规定,1个本科生大约占用60平米土地面积、35平米房屋建筑;每200学生有1个篮球场、1个排球场,每5000学生1个田径场;平均1个学生1~1.3平米食堂、不少于6.5平米宿舍、不少于5000元图书设备等等(大体如此)。
后勤服务内容差不多,学生都是一日三餐、四人住一间房,后勤人员与服务学生数大致成正比例。这方面,国外高校后勤统计做得很早、很详实,原国家教委派出的大学校长考察团赴国外调研都有公开资料发表。
例如,1986年,中国高校赴美考察团调研报告写到:“据全美高校后勤管理协会分析,各个高等学校每年用于设施维修和运行的经费,约占全校总经费的12—14%。”(参见《美国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工作》,作者:陕西师范大学 赵万怀)
再如,1986年,中国大学校长考察团赴法国考察高校后勤,获得一组重要统计信息,即法国高校食堂成本结构统计情况,列表如下:
类 别 |
1960年 |
1970年 |
1980年 |
工 资 |
23% |
27% |
42% |
行政开支 |
12% |
8.1% |
13% |
原料成本 |
65% |
64.6% |
45% |
(参见《介绍法国大学事务中心及对我们的启迪》,作者:复旦大学 汪幼兰、朱静、焦必芳)
3.据调查,2015年高校后勤的相对投入已达历史最低点,且校际差别很大。数据显示,如将所调研的高校在校生换算成本科学生当量,按照同口径统计,不同高校平均1名本科生耗用后勤经费分别为3228元、2886元、2101元、1601元,最低的与最高的相差1倍多;有的高校后勤集团财务赤字、员工超负荷工作、运行难以为继。
2015年,调研北京、上海、山东十多所高校学生公寓,学校按规定收取学生住宿费1200元/生·年,但对公寓管理、值班、保洁、零修的经费开支统计结果表明:最多的411元/床位·年、有的200多元/床位·年、最少的只有102.8元床位·年(存在违法用工风险)。
4.要重视解决下面三个问题:第一,政府应授权教育后勤协会尽早开展行业统计分析工作,为教育部门、高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和数据支持,为协会开展咨询服务创造条件。第二,许多高校后勤同行,迫切希望行业协会制订后勤经费指导标准,供各高校自主选用,为理顺后勤与学校之间经济关系、减少矛盾创造条件。第三,不少高校过分压缩后勤费用,已经严重影响后勤运行,即使行业协会出台服务规范、质量标准,也会因没有经费保障而无法落实。
1.“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一流后勤”保障,已成共识。早在上世纪50年代,教育部长蒋南翔最早提出这一论点。1991年初,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蒋景华司长在“北京市高校后勤工作会议”上,单独阐述了“一流大学”的教师队伍与后勤队伍必须相互匹配的问题。
学校整体队伍的建设中,要建立一个总的概念,叫作队伍匹配,就是后勤队伍和教师队伍要匹配,这个匹配不仅指数量上的匹配,而且指的是质量上的匹配。否则,你的一流大学是办不成的。过去蒋南翔同志有个很形象的说法,他说:我们希望有“能攀登学术上的珠穆郎玛峰”的世界第一流的学者,我们同时也要有能给爬八千米高度的人送饭吃的人,这个人至少也要能爬六千米,他爬不到六千米,吃的就送不上去。如果你希望前面冲锋陷阵的学者爬八千米,就得希望后面送吃的人爬六千米。这就是一个水平上的匹配。所以,一定要匹配才能办成一流大学,否则仅仅是一个愿望。
2.建设“一流大学”进入实施阶段,建设“一流后勤”必须跟上。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确定“到2020年,部分大学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前列;到2030年若干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50年,中国整体成为高等教育强国。” 吹响了建设“一流大学”的冲锋号。如果把“211工程”、“985工程”大学作为“一流大学”,全国共有121所(数量上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5%),这些大学必须要有“一流后勤”服务保障。
3.究竟什么是现代大学“一流后勤”?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理解。第一,从哲学视角理解,“一流后勤”是高校后勤最为先进的服务方式,是后勤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关系的总和;聘用掌握先进技术的优秀劳动者,使用先进劳动工具,生产出优质服务产品;服务实体建立长效动力机制,充分调动从业人员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社会学视角理解,“一流后勤”在高校后勤物质文明领域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在精神文明领域代表后勤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政治文明领域维护高校、学生、社会、后勤的根本利益,善于从大局出发认识和处理后勤问题,维护校园安定团结,实现“高水平稳定”。
从高校后勤行业视角通俗理解,“一流后勤”应当是理论水平高,实践效果好,效率效益高,成功经验多;实现多方共赢,服务对象满意,学校领导放心,后勤事业兴旺,员工事业有成,引领行业发展。
从高校后勤行业分工角度理解,“一流后勤”应当是管后勤、办后勤,双双进入全国“一流”行列,进入良性循环;就办后勤而言,提供“一流餐饮”服务、 “一流公寓”服务、“一流物业”服务、“一流能源”服务、“一流商贸”服务等(参阅尹建康《构建高校“一流后勤”的思考》、《经济导刊》2012.5P22)。
4.如何建设“一流后勤”?第一,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法制保障、公益性经费投入。第二,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服务、监管、自律功能。第三,高校领导重视,配备优秀人才管后勤、办后勤,建立先进体制机制。第三,提高后勤基本要素质量,建立先进动力机制,优化后勤生态环境。
现代大学能否打造“一流后勤”,一看主观努力,二看客观条件,三看战略战术水平,四看能否抓住机遇,要相信“事在人为”。创建“一流后勤”,主要依靠内功和实力,既是干出来的,也是学出来的。要对照“一流后勤”标准,找出差距,分解任务,检查落实。要调动大家积极性,人人争创“单打冠军”,就能形成“团体冠军”。
5.如何评价、是否达到“一流后勤”水平?谁说了算?现代大学“一流后勤”,是非同一般的高标准要求。既要从理论上说深说透,引导创建“一流后勤”;又要从实践上制订行业标准,便于实践操作和客观评价。至于是否进入“一流后勤”行列,不应当是自己说了算,而应当是学生高度认可、学校真正放心、行业一致公认。
从高校后勤行业角度评价“一流后勤”,可以从外在行为表现、内在条件功夫、终端产品质量方面评价,也可以从设施设备、人才队伍、体制机制、效率效益、思想文化方面评价,还可以从科学管理、专业服务、综合效益、行业影响力方面评价。这些,都可以在“高校后勤年度发展报告”中公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次派出高级代表团,考察发达国家“一流大学”后勤管理服务,获得“一流后勤”多种样本,可以作为我国建设现代大学“一流后勤”的重要参考;如果说当时限于服务业生产力水平,国外许多先进经验中国大学不具备条件学习;那么,我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初步形成,现在应当具有借鉴意义。
6.现代大学“一流后勤”专业人才从哪里来?
第一,创建“高校后勤专业培训基地”,可以在北方、南方、西部地区分别设立培训中心,提供多样化选择,有利于形成竞争机制。由中国教育后勤协会、重点大学教育学院(管理学院)联手合作,聘请有理论、有实践的专家学者授课。面向全国高校后勤人才市场,开展专业化、职业化培训,市场需求很大。
第二,编印高校后勤教材、工具书。如《现代大学后勤管理学》、《高校后勤政策法规》、《高校后勤职业道德》、《高校后勤成本核算与效益分析》、《高校后勤安全管理与案例分析》、《现代大学后勤管理实用技术丛书》、《国外高校后勤参考》、《高校后勤改革发展史》等等。也可供从业人员自学。
第三,高校后勤学科建设。可以与重点大学教育学院合作建立高校后勤研究中心(中国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都曾经设立过类似机构),向教育部门申办高校后勤硕士学位班,专门招收具有本科以上文化、5年以上从业经验的后勤管理人员。
十四、加强思想文化建设,让先进文化占领高校后勤思想阵地并成为主流价值观
1.高校后勤文化,是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在后勤领域的反映,是长期养成的群体风气、价值取向、约定俗成并自觉遵守的行为习惯,是从业人员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反映后勤群体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生活习性的倾向与特色,反映后勤党风、民风、行风、学风的水平与质量,是一种无形力量和软约束力,具有教育、凝聚、约束、协调功能,是引领后勤群体的无形之手,是源于历史、基于现实、引领未来的精神力量。
高校后勤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其它层面是精神文化的物质化、制度化、人格化。高校后勤文化与社会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紧密联系,物质文化主要反映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状况,制度文化主要反映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状况,行为文化主要反映价值理念、精神风貌及人际关系状况。
2、传统高校后勤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过去艰苦年代,许多“老后勤”们爱校如家、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发扬“老黄牛精神”,数十年如一日为师生服务,节约每一分钱、想方设法满足为教学、科研和生活需要,为培养人才做出了贡献,感动了许许多多的学生教师,留下了良好口碑,凝炼成“服务育人”宗旨,谱写了高校后勤史上的辉煌篇章。这些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属于宝贵精神财富,后来者应当发扬光大。
传统高校后勤文化,也有一些消极成份,属于落后生产关系弊端、陈旧思想观念残余,在一些高校还很有市场,阻碍后勤改革发展。有的享受高工资,不愿出力干活,却心安理得;有的满足于看门扫地,长期从事简单劳动,不愿动脑筋学习技术技能;有的害怕竞争,爱吃“大锅饭”,喜欢平均主义分配;有的留恋过去,抵触改革开放,鼓吹走回头路。实际上,不求上进必将被市场淘汰,拒绝改革终将被历史抛弃。
3.高校后勤市场结构、人员身份变化,深刻影响着后勤文化。现在很多高校的后勤服务市场,社会企业占有2/3以上市场份额,校办后勤仅占不到1/3市场份额;后勤实体中的“老人”不到1/4,“非编”人员3/4以上。换言之,高校后勤服务人员中,社会企业人员约占2/3;后勤实体“非编”人员约占1/4,“老人”不到1/12。
上述高校后勤服务人员,可分为四个群体:第一,后勤实体“老人”是“学校主人”,但人数很少,不是服务主力军,话语权今非昔比。第二,后勤实体“非编”人员,约占1/4,是服务依靠力量,但没有学校“主人翁”身份。第三,少量新聘用的大学生“新人”,实行人事关系代理。第四,社会企业员工,约占2/3,是校园服务最大群体。这些人员,同在校园服务,但身份差别很大,与学校之间关系、服务理念、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决定后勤文化的多元化、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4.现代大学后勤,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什么?现代大学后勤文化,以一定企业(实体)为依托,与服务方式紧密联系,植根于从业人员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之中。现代大学后勤服务市场,企业(实体)能否生存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服务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是否先进,能否提供高水平服务并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二是精神文化是否先进,服务理念能否得到现代大学高度认同。
现代大学后勤市场,只有服务方式先进、竞争力强的先进企业和后勤实体能够长期生存、持续发展。现代大学要求“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只有能够做到“既服务,又育人”的企业(实体)才能得到学校和学生的支持配合。由此可见,现代大学先进后勤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把先进企业文化与先进校园文化相互融合,并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层面做到与时俱进、引领行业发展。
5.建设高校后勤先进文化,后勤实体的党组织任重道远。
第一,党组织要精心谋划,党员带头领先,用先进文化占领群众思想阵地,使之成为后勤主流价值观。对传统文化进行提炼扬弃,取其精华,实现新的升华。实施“文化后勤”战略,使之成为员工广泛参与、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作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的精神支柱。
第二,改进思想工作,做到与时俱进,形成纯正而强劲的党风,进而影响民风与行风。旗帜鲜明推进改革,做先进分子代言人,做群众思想工作。维护“老人”合法权益,不做后进群体保护伞,享受“正式工”待遇,就要像“主人翁”的样子,就要履行“主人”的责任义务。
第三,打造以“服务育人”为特色的后勤文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者既要提高智商,懂得经营之道,更要提高“情商”,带着感情用心服务,精心做好每一件“小事”。服务者不必都是学校“主人翁”,但都要提高思想境界,当服务达到“育人”的水平时,都会赢得学生的敬重,成为有尊严的体面劳动者,“简单劳动”也就上升成为“复杂劳动”。
6.促进社会企业融入校园文化,履行服务育人社会责任。社会企业已经占有2/3的校内市场,成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的主体力量,今后将会与校办后勤公平竞争、长期共存、优势互补;引导社会企业融入校园文化,对于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服务水平、端正行业风气、加强规范自律、促进健康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
高校后勤市场的社会企业,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生产关系先进灵活,显示顽强的生命力。社会企业大多服务中小高校,较少进入名牌大学,主要是学校对企业不大放心;有的担心企业“唯利是图,假冒伪劣”,有的担心企业“不听指挥,不好监管”,有的担心“出了事故,一走了之”。总之,社会企业公信力、认可度仍需提高。
调查表明,有的社会企业不大了解高校内情,对后勤政治责任、干部心理压力理解不深。有的习惯于运用经济手段,不善于思想沟通交流;有的商业气息过分浓厚,使学校领导反感;有的不懂廉政纪律,给当事人增加压力;有些不合时宜标语口号,给人追求利润的心理暗示,与食堂“公益性”、“不营利”观念格格不入;有的存在违法用工,损害员工合法权益,存在内部矛盾隐患。所有这些,都暴露了企业文化存在缺陷。
高校后勤行业组织,要引导企业学会从学校、学生角度看问题;理解后勤服务特殊性,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不是“随行就市的愿买愿卖”,也不是“简单的等价交换” ,如果单纯考虑“卖什么菜最赚钱”,倒不如“把低价菜做的更实惠”;要取得学校信任,才能成为真正优质资源,才能成为高校后勤可靠同盟军。
1.研究会、行业协会有什么不同
第一,团体性质、分类依据不同。“协会”属于行业性社会团体,进行团体设立登记时,依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分类标准确定。行业性社会团体,主要是经济性团体,可分为农业类、工业类和商业类,一般以协会命名。“研究会”属于学术性社会团体,进行团体设立登记时,参照国家制定的“学科分类标准”确定。学术性社会团体,可分为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科学三种,一般以学会、研究会命名。
第二,会员成份、代表群体不同。“协会”成员以本领域业主、生产型或服务型企业为主体,代表某个行业或经济组织,维护业主或资方利益;一般要收费,并不要求会员一定要搞研究。“研究会”成员以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高级技术工人为主体,代表学术界某个专业领域;一般不收费,对会员学术水平、专业标准要求较高。
第三,角色定位、功能作用不同。“协会”以促进经济发展、市场繁荣为主旨,履行行业统计分析、市场调查研究职责,发挥行业自律、规范、引领行业发展作用;代表行业声音参政议政,维护业主利益、行业信誉;兼有学术研究功能,但经济、市场功能突出。“研究会”以钻研科学技术、传播文化知识、本领域学术探讨为已任,倡导学术自由、百家争鸣,促进学科建设、学术繁荣,致力于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代表科技工作者与政府勾通、反映诉求,维护学术声誉和合法权益。
2.高校后勤“研究会”为什么要向“协会”转变
第一,高校后勤市场化、产业化,决定“研究会”向“协会”转变。成立高校后勤研究会,是后勤改革的产物。成立高校后勤协会,是后勤市场发育的结果,标志后勤成为一个行业。建设新型后勤保障体系,面对大量复杂的市场矛盾、经济问题,需要制订市场规则、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学术型“研究会”显得力不从心,行业性“协会”应运而生。2002年4月,黑龙江省高校后勤协会成立,全国至今已成立13个省级后勤协会。
第二,高校后勤市场主体多元化,需要“行业协会”作为合作平台。建设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社会企业是不可忽缺、举足轻重的方面军,而且今后必将与校办后勤公平竞争、长期共存,需要建立一个容纳(政府、高校、后勤、社会企业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合作平台。这个平台,只能是具有市场、经济功能的“行业协会”,而不是仅有学术功能的“研究会”。
第三,为了整合后勤资源,增强市场博弈能力,需要建立行业协会。高校后勤行业协会,有权制订行业标准、市场规则,具有较强约束力;有权仲裁矛盾纠纷、清退不合格会员、维护市场秩序,具有较高权威性;以此规范会员行为、增强自律能力,维护行业信誉和公信力,并以此整合市场资源增加筹码,增强向市场叫板的能力,而“研究会”则没有这些职能。
第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建立后勤协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目前,政府加速社会体制改革,着力于宏观大事,重点是监督管理、政策引导、法制保障,而不直接管理市场、经济事务。对于高校后勤而言,政府需要强有力的行业协会,充当政府联系市场、行业的桥梁纽带,配备专业化、职业化人才,承接行业统计、市场调查、专题研究等行业事务,委托起草相关政策法规。“研究会”难以承担这样的职能。
3.成立高校后勤协会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行业协会帮助政府处理市场和经济事务,能力和效率高于研究会。协会突出市场和经济功能,配备专业化、职业化工作班子,注重解决行业实际问题。协会执行力强,不是松散的研究性组织,有能力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帮助政府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力量于宏观调控和大事决策。
第二,维护高校和学生消费者权益,有了更高更好的平台。协会会员,以高校代表为主体,反映高校意志、维护业主利益是天然职责。后勤研究会向协会转变,有利于强化组织管理能力、行业规范自律能力,增强行业号召力、约束力和权威性,有利于提升后勤社会化、市场化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
第三,对于高校后勤,有了正规的、值得信赖的代言人。当前,许多高校行政序列中,后勤声音微弱、校内地位低下,边缘化现象严重。即使“研究会”,都不足以代表行业声音、维护后勤正当权益;成立后勤协会,有助于扩大行业影响力、提升后勤信心和社会地位。
第四,对于社会企业,有了归属感,成为真正的娘家。以往,召开高校后勤研究会的会议,社会企业没有一席之地,有的还要企业交入场费,正当诉求、合法权益得不到尊重。成立高校后勤协会,社会企业可以会员资格获得平等话语权,成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重要成员和积极力量,不再是纯粹的被管理、被监督的对象。
高校后勤“研究会”向“行业协会”转变好处很多,也是有条件的。一看政府领导重视程度、支持力度,二看协会领导政策水平、进取精神,三看秘书处工作班子专业水平、执行能力高低,四看地域经济发展、行业市场发育水平。
1.高校后勤人都是在有限空间、从事特定的工作,几乎没有选择余地;但只要肯下功夫,都可以做得精彩。重庆交通大学出了一位“馒头师傅”杨明旭,创造了远近闻名的品牌馒头,获得国务院“五一”劳动奖章。杭州师范大学“送水大叔”李培义,年纪大了离开学校回老家,同学们悄悄商量专门为李大伯组织一个欢送会,欢送会上许多同学哭红了眼睛,中国青年报做了专题报道。辽宁科技大学公寓管理员马桂华,为了工作苦学电脑,网上博友2000多学生,几百学生为宿管阿姨过生日等。
2.每一位高校后勤人都应当有三个梦想;第一,成为本校历史上、本职岗位上做得最好的人,为今后接班人树立一根标杆,在本校历史上留下优秀的记录。第二,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创造工作业绩,成为当地高校同行的先进代表。第三,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得到同行公认,进入高校后勤服务明星或者管理专家行列。
3.做一个成功的后勤工作者,首先要是一个优秀员工,也有一定的评价标准。有两个案例:
一个高校后勤企业制订的优秀员工评价标准——最受欢迎的五种员工:自动自发的员工;找方法提升业绩的员工;从不抱怨的员工;执行力强的员工;能提建设性意见的员工(同时列出最不受欢迎的五种员工:找借口的员工;损公肥私的员工;斤斤计较的员工;华而不实的员工;受不得委屈的员工。)
比尔·盖茨提出了优秀员工的10项标准,很适合作为骨干的标准。标准1:对自己公司的产品抱有极大的兴趣; 2:以传教士般的热情和执著打动客户; 3:乐于思考,让产品更贴近客户; 4:与公司制定的长期目标保持一致; 5:具有远见卓识,并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6:灵活地利用那些有利于你发展的机会; 7:学习经营管理之道,关注企业发展; 8:密切关注和分析公司的竞争对手; 9:有效利用时间,用大脑去工作; 10:员工必须具备忠诚、守时、勤奋等美德。作为普通的员工,当我们以这些标准严格地要求自己的时候,必然会不断进步,逐渐获得老板的赏识和青睐,最终成为公司的骨干。
一位高校后勤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第一,要有先进的理念、远大的理想和发展规划,就可能成为本校历史上、这个岗位上口碑最好、技术最好、最受欢迎的后勤人。第二,不想做专家的员工,不是好员工,要用心做工作,还要研究工作,留心处处皆学问,相信行行出状元。第三,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学习有基础的、感兴趣的、用得着的知识、技术、技能,以取经者的诚意向名人学习,事半功倍。第四,在平凡岗位练出一手绝活,成为本行业的一流高手,对工作感觉很有意思,工作很有价值、有成就感,距离成为明星或者专家就不远了。
信息参考——成功人士的成功之道。微软副总裁史蒂夫·鲍尔默总结自己成功的三个经验:一是要伟大的创意;二是要找到热情;三是要能坚持、百折百挠。据国外专家的调查报告:一个人如果要掌握一项技能,成为专家,需要不间断地练习一万个小时。如果每天练习五个小时,每年练习300天的话,那么需要七年的时间;如果每天只能练习三小时,需要十年时间;一个人才能掌握这项技能。比尔·盖茨在发家之前,已经做了七年的程序员。可是,为什么在家做了七年饭、没有成为特级大厨?那是因为没有投入精力和热情来练习这项技能,每天做饭只是为了让家庭维持正常运转,并不用专业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
2015年12月